第1章 白骨蔽野(2 / 2)
华夏人民万年来以农耕繁衍生息,最怕三样东西:旱、涝、战乱。
洪涝尚能用修缮堤防、疏浚河道的方法尽尽人事,然而若是老天爷两三个月不下雨,立刻就是灭顶之灾。
河流对于华夏先民,如同母亲。
李晓明此时可无心研究历史,他只想顺着河流走,早点找到有人烟的地方,能吃顿热乎饭就好。
这一天翻山越岭的,就早上喝了几口水,此时饥肠辘辘、嗓子冒烟,双腿像灌了铅,听见水流声急急忙忙向前奔去,先喝一肚子水也是好的。
伸手不见五指,他用手里的钢管打探着,约摸到了河岸边,趴在河边上,一只手抓住岸边的水草,一只手拿着个空矿泉水瓶,想尽力伸向前方,灌点水喝。
谁知岸边泥土松软,“噗通”一声,整个人带着一块大泥土一头扎进了河里。
这下喝了个饱......
这个季节,估计已入秋,深夜的河水透心凉。
李晓明爱好钓鱼,也经常在水库、野河里游泳,水性极佳,倒是淹不死,不过等爬上来却是一身水淋淋、两脚烂泥。
他瘫坐在岸边的草上,一阵阵风吹来,愈加寒冷,这样可不行,饥饿加上低温,就算不挂掉也会生场病。
先生一堆火,度过这个长夜再说吧!
烟鬼总是会带着打火机,从西裤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甩了甩水,试着打了两下,打着了。
河边有的是木头、枯枝,李晓明不管大的小的,连拽带拉的弄了一堆,又摸黑薅了几把干草做引子,终于把个大火堆生起来了。
火焰能带给人信心和希望,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只是河边没有背风的地方,风把火焰刮的左右乱晃。
李晓明身上不冷了,精神稍振,把衬衫裤子袜子都脱下来,拧干了水,用几根枯枝搭了个简易的架子,把衣服搭在上面,用火烘着。
冷倒是不冷了,只剩下饥饿,仍然难熬。
他看到火堆旁边,有很多蛐蛐被火光吸引,跳来跳去的。
于是伸手抓了七八个,旁边有个破竹竿,踩了几脚,劈出一根竹签,串起来在火堆上烤着。
烤蛐蛐吃起来很香,但是只够塞牙缝。
左顾右看一番,突发奇想,从西裤脚上扯下线头,拉出一根长长的细线,又把线两股合成一股,试了试拉力,足够结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