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千头万绪(2 / 2)

他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早已无亲无故。昝瑞的娘死了以后,昝瑞也变成了个孤儿。

两人算是相依为命,彼此都视对方为至亲之人。

李晓明很在意他这个老弟,想着以后闲下来了,可以好好陪他玩玩了。

可惜,

他也就只睡了这一次好觉,盼望的游山玩水的日子,并没有来到。

本以为收复了老县城,彻底击败了陈家寨、张家堡、黑苗族一众敌人,能好好放松放松,至少能睡几天好觉了。

谁知道当个县太爷,一点都不轻松,根本不是天天躺在太师椅上喝茶。

原先一直在打仗,挂心者无非是军事、钱粮,反倒没那么多操心的杂事。

如今太平起来了才发现,当个一县之主,是真不容易,千头万绪尽是麻烦事。

而且隐隐之间,似乎仍然有危机潜伏。

先是县里按人头分了老县城的住宅和田地,又从阿依河谷和洪渡河谷安置了许多百姓去新县城。

本身分房分田,就不可能做到绝对公平。

再加上当地民族复杂,虽然已经没有陈家寨这样的超级大宗族。

但人丁十几人、数十人的小宗族仍然比比皆是。

巴蜀这个地区的民风,本来看起来淳朴,但刁起来,也真刁。

但自打分完田、房之后,打破了原有的族群分布格局。

一旦涉及利益,各族之间,冲突摩擦不断。

往往两人冲突,双方抱团者能达几十上百人,多有发展至斗殴行凶者。

以前县衙权力薄弱,几乎管不了这些事,县民通常自己解决。

但现在今非昔比,县衙既要树立权威、推行王法,就不可能对这些事不管不问。

但这种案子都极难判断,判了这个那个必定不服,往往败诉的一方纠集宗族数十人,都堵住县衙门口来闹。

李晓明又是个心慈手软的货色,不愿对百姓加以刑罚,只能苦口婆心,劳神费力地,以说服训导为主。

这还不算什么……

因之前初来时,为了对抗陈家寨,吸引流民定居,壮大县里人口,县衙决定免赋税两年。

之前因为陈家寨从中作梗,再加上县衙实力薄弱,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并未增长多少。

可如今打了胜仗,分了田地房屋,名声在外。

不知道突然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流民,开始大量涌入。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县里人口从原来的两千多人,到现在已经翻了一倍。

仅老县城一地,就有两千人口,新县也已经超过一千人口。

而且人口还在增加,涌入县里的流民,或是为了不交赋税、或是听说此地县衙刑罚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