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转变(2 / 2)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的不是欺人之谈。

有人总说自己是个直脾气,说话不好听,容易得罪人,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但是在沈林风看来,那种人是挺耿直的,但是有点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同一个意思明明有无数种表达方式,为什么你不选择一种更加委婉而友好的表达出来,却要坚持直来直去?

那些直肠子并不知道,有时候语言对人的伤害,比利刃还要刻骨铭心。

明白这些道理,沈林风便一直在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即使做不到左右逢源,面面俱到,他也努力让自己真诚一些,委婉一些,表达的方式更温和一些。

刚开始有些不适应,感觉很假。

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它就成了人的一种素质修养。这些语言艺术和修养,其实跟人的进化差不多。沈林风听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老家是很少有人坚持每天刷牙的,后来打工潮兴起,越来越多人的开始每天刷牙,两天洗一次头。

这种行为刚在老家推广,还引起某些人的嘲笑,认为那些人是在崇洋媚外,纯粹是猪鼻子上插大葱——装象。

随着生活的改善,它便成了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沈林风认为,好好说话也是一种修养。

尤其是在老父亲去世以后。每当沈林风想起他的时候,总觉得老父亲说话不多,言语温和,不紧不慢,不会得罪人。

由此,他自我反省很多,心想自己在别人的印象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这种不自觉的想法,渐渐改变他的行为。然后沈林风便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受人欢迎。过去有些不怎么待见自己的人,竟然开始把他看成好朋友,而他看更多人的时候,也开始学会换位思考。

因此他明白一个道理:很多人表面说喜欢心直口快的人,说那种人性格爽朗好相处。实际上,每个人都期待跟说话好听的人相处。

那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是很靠谱,可当你跟他相处的时候,总是恨不起来的原因。

这种风格,沈林风只是学到皮毛。

不过,也算够用。

张永廉年纪不小了,在公司长期担任高管职务,可以说不管是资历,还是经济基础,他都不差。跟这种年龄的人相处,首先需要的就是尊重。哪怕沈林风跟他之间很少有秘密,而且还有共同的利益,但是沈林风依然对张永廉足够尊重。

其他,年纪大的人最怕寂寞。

针对这一点,沈林风便经常陪他聊天,向他请教人情世故,社会经验。把活生生的利益关系,处成了亦师亦友亦是合作伙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