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工作转移(2 / 2)
不同的是,他们因为江夏养胎,把事业的中心转移到深圳来了。大风坪的一切基本稳定,也不需要沈林风再操心,孵化中心的制度是完善的,大家按部就班就行。
更何况老板沈林风又不是不在,坐镇深圳同样可以远程办公嘛。
这段时间以来,是夏影传媒视频会议最多的时候。
没办法,老板回总部去了!
由于早就退出兴鸿科技的高级管理职位,沈林风在深圳最大的牵挂就是夏影传媒,他每天都会来坐班,有事情处理事情,没事情就喝茶聊天。
喝着茶,聊着天,很多决策就在茶桌上解决了。
如今夏影传媒的业务很广,核心业务是培养主播,直播带货,以及大风坪景区的投资和管理。其他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围绕核心业务进行。
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便是投资业务。
他们主要投资的方向,其实还是网络这一块,包括对某些优质主播的经营合作,或者网络公司投资,其他与网络传媒有关的项目也做。
偶尔老板沈林风心血来潮,还可能搞一些跨行业投资。
比如翱翔无人机,恒运汽车改装配件公司,便是沈林风亲自操刀,而且运营得还比较不错的公司。
恒运的运营还不错,自从跟锐安合作,他们的订单便络绎不绝,不仅有汽车改装合作,还有很多零配件的销售,业务量稳定的向上攀升,形势一片大好。
不过,这个行业的体量摆在那里,即使发展得还不错,却不如翱翔无人机来得迅猛。
翱翔无人机抓住中东的市场机遇,狠狠的赚了一大笔之后,开始从中低端无人机的生产制造,扩大到覆盖整个产业的生产,他们现在不仅有中低端无人机,也有高端无人机。
甚至某些无人机的关键零配件,翱翔也在尝试自主研发,自行生产。
毕竟有钱了嘛。
这个理念的提出,是来自于沈林风。
他在某次喝茶的时候,跟刘飞翔和尹志明建议,不要永远躺在安乐窝里,把翱翔无人机定位成一个组装工厂,而要积极寻找机会,追求技术突破。
怎么突破?
自然是一边利用现有的资源,扩大无人机的市场,一边投入到研发中去。
科技总是向前发展的,光是一个组装工厂的生产模式,早晚要被行业淘汰掉。因为组装谁都会干,你没有核心的技术,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研发能力,人家想甩掉你太容易了。
沈林风延伸当初林德昌说过的话,建议刘飞翔和尹志明牢牢把握市场的同时,要舍得投入,死磕技术寻找突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