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试探(2 / 2)

包房里变得格外安静,过了一会儿,廖勤终于还是忍不住,微微笑说道:“沈总在投资汽车之前,做的是传媒公司?”

“是,主要做传媒公司,也有一点投资业务。”沈林风也用最简单的方式回答。

廖勤又问:“包括你在会议上说的半固态电池?”

沈林风“矜持”的点了点头:“是的,它是我投资的项目之一。”

“厉害!”廖勤笑着,给沈林风比了一个点赞的大拇指。

沈林风摇头:“没有,我比较幸运,得到一个朋友推荐,跟在他身后投资而已,其实我对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一窍不通,纯属外行。”

“能够以外行人的身份,去投资内行的生意,而且取得成功,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廖勤笑了笑,继续说,“飞云汽车能不能成功,还需要我们大家努力去争取,但是半固态电池,或者固态电池一旦上市,沈总一定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或许深耕下去,你能在这个领域做成行业一流。”

沈林风摇了摇头:“技术上的事情我不太懂,但也知道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目前研究固态电池的机构和企业那么多,相信只要某一家实现技术突破,产品问世就会有很多家跟风取得技术上的突破。某个企业想在行业里一家独大,并不容易。”

这次,廖勤点头表示赞同沈林风的观点。

搞科研技术,肯定是有很强的行业壁垒。但所谓的壁垒,也只是对外行人,或者只懂一些皮毛的人而言,那些真正的技术大拿,即使技术上暂时落后一些,可一旦拿到对方的产品进行研究和推敲,大概率就能解决掉很多技术难题。

就拿制造原子弹的过程来说,当美国制造出原子弹后,没过几年时间,很多国家也弄出了原子弹。

其中大概率有一些技术借鉴或者资料泄密的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大家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一些基础模型。

然后再经过专业的推演和研究,突破难关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大家都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容易,后面跟风而来的,并没有太多的困难。其中的道理,就像一座没有路的原始山峰,第一个人要攀登上去是很难的。当有人完成第一次攀爬后,后面就会有很多跟随的人,而且他们攀登起来往往更容易。

同理,沈林风认为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的问世,想要长期成为电池行业的独角兽,大概率是不可能的。

他们能够做的,只有不断去突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这也是社会越向前发展,人们内卷得越厉害的根本原因。

廖勤听到沈林风的话,不由得笑了笑:“按照你这个说法,固态电池发展到某一天,岂不是也会像汽车行业一样,大家卷成一堆去?”

沈林风笑道:“差不多吧。以前我们觉得普通的锂电池很厉害,一个宁德时代,占据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可你现在看看,还不是有很多同行追上来了?固态电池未来的发展,大概也摆脱不了这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