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要来活了!!!(1 / 2)

翌日中午,宣代亦登门,见李华麟的套间里多了一个陌生人,不由来了疑惑。

但这份疑惑她并未问出口,只是对明日的工作做了详细安排:

“李科,这是明天的具体工作,您看一下。”

“之前约好在7号跟日方的几名代表见面,但对方要晚2天才能抵达魔都,见面时间要改到9号。”

“还有12号,德国重工企业的几名代表将抵达魔都,跟魔都外贸局商谈订单,如果您想见,我尽量给您安排见面的机会。”

“泰国方面,近期会有轮渡抵达港口,具体几号抵达不确定,但华夏一直与泰国有农业贸易往来,我建议您去见一见...”

李华麟坐在沙发上,一边翻看着近几日需要走访的国企,一边听着宣代亦在介绍一个月内,可能遇到的外商访华,微微挑眉。

当下国内属于发展期,内陆的外贸局想跟其他国家的代表见一面,只有在广交会上有机会,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代表都会去广交会。

由此可见,哪怕是香江的一个商贸公司,对于江省的意义都非常重大,倒不是因为这个公司多大,

意义在于,它是打开江省对香江贸易的突破口!

除了香江,北三省也就跟小日子国有点贸易,

但北三省因重工业自给率高,对日韩轻工业品需求低,导致对日贸易额占比低于南方港口城市。

而且外贸价格由国家外贸部统一核定,就算一年能签几份订单,

可因运输成本较高,对日商报价略高于山东、江苏等沿海省份,

久而久之,很多小日子国的商人都不爱跟北三省做生意了,转投内陆其他城市。

严格来说,目前北三省的外贸局,因为省内重工业和农牧业实在是发达,被人一口一个老大哥叫着,

被叫习惯了,他反而对外贸并不怎么看中,

毕竟就国内需要的重工,完全能养活北三省,那还走个屁的外贸,都让给兄弟姐妹就好!

这就导致北三省哪怕天天在往外输血,他也没意识到自己即将走下坡路,

这点或许在九十年代中后期,大批国有企业倒闭时才会有所觉悟,但绝对不是现在!

如果不是中苏贸易即将打开,或许北三省还沉浸在我们不需要外贸的思维中,

但即便这样,林、宁两省对于走中苏外贸,还是属于积极,但仍有保留的状态,远不及江省的孤注一掷。

如今听着宣代亦所言,李华麟心中感慨颇深,魔都不愧是港口城市,一个月内就有这么多外商过来谈业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