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章 动兵(三)(2 / 2)

徐世绩见他没吭声,知道之前的话起了作用,微微一笑接着道:“此去扶余城,少说也要走上一两个月。

咱们带的人以步军为主,辽东道路难行,急急进兵难免照顾不周,就算及时赶到,上下疲惫,又能争得几分功劳?此为其一。”

李年听到这忍不住提醒了徐世绩一句,“贤弟说的倒是在理,可贤弟别忘了,你将来要任职辽东大都护,若是去的迟了,此战当中未能出力,少不得要遭人诟病……”

徐世绩哈哈一笑拱了拱手,“多谢大兄为小弟着想,去岁陛下招小弟入宫,有那么几句小弟是记在心里的。

突厥出兵西域,虽说摧枯拉朽,可也打了差不多两年,才杀了统叶护可汗,复有西域之地。

今年是论功行赏的时候,突厥汗帐之中有几个人记得他们还有个东方汗?又有几个人还记得阿史那多闻是谁?

陛下当初与突厥定下约定,其实就是拿辽东换西域罢了。

大兄想过没有,既然没了突厥人掣肘,小弟这还没有上任的辽东大都护该做些什么?是率军去与诸人争功吗?”

李年无言以对,在他看来,辽东大都护的职位并不是什么好位置,陛下之所以把妹夫派了过来,估计是在为徐世绩将来能出将入相铺路。

因为徐世绩的军职几乎已经走到了尽头,按照前隋的官制,柱国大将军就是军职的顶点。

那会九品中正制废弃不久,柱国大将军们身兼多职的不在少数,散职和爵位也都能稍稍为大将军们增色。

再往上的话,大将军们盯着的就是三省的主官了,只要完成这个跨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出将入相了。

高颎,杨素等人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大唐立国以来,这种机会被皇帝收了回去,也没了柱国大将军的说法,主掌卫府的就是大将军,不再加什么上柱国之类的顶级虚衔。

而且卫府的地位显而易见的下降了许多,许多权力都移交给了兵部和户部,连当年只属于卫府的各个军镇也由兵部掌理了。

现在唯一一位能算得上出将入相的人就是李年的叔父李靖李药师,他既是国丈,又是国师,军功也为诸将之首,前几年晋尚书左仆射,朝中无一人敢于置喙。

用后来人的话说,李靖这厮身上叠的buff太多,触之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