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5章 高昌(2 / 2)

…………

不管怎么说,王朝的兴衰和气候变迁确实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还是那句老话,一切的问题都在于人事。

无论什么样的帝国,其衰败都是从精英阶层的堕落和腐化开始的。

像大唐这种初生的中原帝国,只要维持住官员的基本操守,以及官府的运转效率,就不会有什么倾覆之危。

当然了,如果出现杨广这样的帝王,那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毕竟两千年封建王朝的历史,就出了杨广这么一个奇葩,其他人还是附和历史规律的。

…………

据司农寺和户部估算,今年的粮产又能增加两到三成,相比五六年前,也就是大唐平定诸侯之初,大唐的粮产已翻了十倍有余。

这自然不是单单气候变暖带来的好处,气候变迁是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很长的一个时间片段中才能用数字去衡量。

大唐农业恢复的这么快,主要还是得益于朝廷的诸般国策,从晋地开始,所有制定的政策都在向农业倾斜。

有粮才有兵,有兵才是草头王嘛,像张金称,朱粲之类的流匪是不懂这些道理的。

而在河南恨不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的李密和王世充,不是不懂,而是都在争夺洛阳大仓里面的粮草。

那是杨广准备第四次征伐高句丽留下的“遗泽”。

…………

不过即便大唐粮产屡创新高,人口增长也渐渐加速,可大唐国库还是颇为窘迫,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后果。

好处没抢到多少,糜耗却十分惊人。

有鉴于此,李破觉着辽东之战结束之后,大唐应该好好休养生息几年了。

之后要应付的,无非就是突厥汗国而已。

突厥人当中缺乏有远见的精英,非常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比如说六月的时候,西域传来消息,四月间龟兹和焉耆突然派人传讯高昌,责备他们违背了定下的盟约,让高昌国王麴文泰做出解释,不然就会出兵攻打高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