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1章 心疼(1 / 2)
温彦博家的藏书多不多,很多,长安少有人能及的那种多。
但那不是温彦博收集的,温彦博少时聪颖,很早就入仕了,之后四处奔波为前隋效力,哪有功夫收录藏书?
根子在他父亲温君悠身上,温君悠在前隋任职一州司马,官不算大,却是个爱书之人,同僚都戏称其为书虫。
书虫自然是喜欢往书堆里扎的,加上大业年间的一段时间里面,杨广在文治上下起了功夫,其中之一就是鼓励世族建立藏书楼。
他自己则在观文殿,弘文殿中收录了不少藏书,和他做的其他事一样,求大求全,所以藏书规模之巨,令人叹为观止。
其中大部分都在洛阳宫殿之中,因为战乱遗失了不少,李破听闻此事还心疼过。
而当时长安城中最知名的藏书楼是吏部尚书牛弘家的,后来李靖挂印辞官之后,落魄于长安。
他是牛弘的学生,还向牛氏求助过,不过结果让李靖心里不太好受,牛氏的败家子们家里粮食堆积如山,却趁火打劫,收走了李靖的藏书,才给了他点糊口的粮食,其嘴脸让人一言难尽。
但由此可见大业年间藏书风气之盛。
温君悠这个书虫就赶上了好时候,在南边任职的时候,就在当地收集了不少书籍,他和当时文坛名家薛道衡,李纲等人都有交往,收录的书本多出名家大匠之手,可以说非常珍贵。
后来眼见天下渐乱,于是辞官回到了晋地,又和王氏的一些败家子来往,把王氏祖宅当中的一些藏书给弄了出来。
当时温氏祖宅当中的藏书就已经非常丰富了,只是温君悠才能平平,为人低调,没多少人晓得罢了。
但温君悠一辈子最自豪的不是收录了多少藏书珍本,而是生了温彦博三兄弟,教养得当,三兄弟渐渐长成,各个如龙似凤,满身的文华之气。
温彦博其实不算是三兄弟当中最出彩的,但运气好,在幽州司马任上投在了李破麾下,为李破信重,成为了大唐的开国功臣。
温彦将才学最佳,十几年前却是半道而终,令人扼腕。
说回温氏的藏书,温君悠打了个底,温彦弘和温彦将续之,趁着战乱时节,两人没少用家中资财收买书籍。
尤其是李破率军南下的时候,温彦弘趁着河东裴氏战战兢兢的时候,顺道把裴氏的藏书弄出来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