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天宝南诏之战起因(2 / 2)

唐玄宗给王昱敕文里说:蒙归义效忠出力,讨伐西蛮,“彼(指五诏)持两端(附唐也附吐蕃),宜其残破”。

开元二十六年,皮罗阁听从手下谋士张建成的意见重金贿赂王昱,王昱于是帮着南诏王皮罗阁(阁罗凤的养父)说话(和现在网上的公知替美国说话一样),上表请求李隆基批准六诏合一。

由于当时的其他五诏不停的和大唐冲突,而这个皮罗阁装的十分的顺从,李隆基和李林甫两个人未经思考,就批准了王昱的错误建议,大唐出兵帮着皮罗阁统一了南诏。

《新唐书》记载:“当是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

人都是贪婪的,皮罗阁统一之后就开始想着把大唐赶走,然后和大唐平起平坐,当时南诏刚统一所以就隐藏了自己的野心。并且在天宝五载,皮罗阁不顾朝廷警告,擅自出兵灭了东、西二爨(cuàn),后来他又不断向南扩张,甚至与大唐的安南都护府争夺起地盘来。

天宝四载,当时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奉旨见了一次皮罗阁,对于南诏国的行为进行警告,但是这个皮罗阁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对于章仇兼琼的警告很是不屑。

李隆基看着皮阁罗这么嚣张,于是派左武威大将军何履光攻入南诏国安宁城,并在城中立了一根“马援铜柱”,意思就是南诏国势力范围不准超过这根柱子,大唐可以帮你统一六诏,也可以灭了你,你安生过你的小日子,不要贪婪无度。

《新唐书》记载:“初,安宁城有五盐井,人得煮鬻自给。玄宗诏特进何履光以兵定南诏境,取安宁城及井,复立马援铜柱,乃还……。”

“马援铜柱”是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定安南征氏叛乱后,立铜柱为界碑。

到了公元749年,天宝八年南诏一切准备就绪,并且暗地里和吐蕃勾搭上了。而唐朝对于南诏国的狼子野心也心知肚明,并且也获得了南诏国和吐蕃勾搭的消息。

阁罗凤利用自己的妻子(又说小妾)慕容玉珠对云南太守张虔陀使用“美人计”,准备借此发难。而张虔陀因为受到了朝廷的指示挑起战火,于是就和慕容玉珠暗地里就郎情妾意,想着给阁罗凤带个绿帽子,双方都想着逼迫对面先兴不义之事,其实双方这样都是为了出师有名。

就是现在发动战争也得出师有名,要不然美国会抓本·拉登,联合国大会上把洗衣粉说成是生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