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卡特万之战(四)(1 / 2)
公元754年五月初,唐军七天时间到达了卡特万草原北部的突厥斯坦山。
在同一天李倓迎来了一个老朋友李光弼。
李倓对于李光弼的到来是又意外又惊喜,李倓一直以为李光弼会和历史上一样解甲归田回长安,从来都不敢想李光弼会千里迢迢从朔方来投奔自己,李倓都差点哭了。
小唐国军队的班底基本都是出自陇右,但是陇右的这群人都是出自底层的一群文盲,如果让他们为将冲锋陷阵没有问题,但是让他们为帅根本就指挥不了大军团作战。
李倓本来想培养韩靖武为帅的,但是韩靖武和盖海伦这群人比起来属于后进,韩靖武能飞快的从基层升为兵马使就已经破天荒了,如果短时间内自己再对其提升恐怕就不合时宜了。
没有合适的主帅李倓不得亲力亲为,李光弼的到来可以说解决了李倓最棘手的问题。
不管是能力、资历、军功陇右这群人在同是陇右出身的李光弼面前都排不上号,李光弼出任行军大总管没有人会有异议。
李光弼本来是在朔方节度使安思顺手下任朔方副节度使,但是朔方军事集团的复杂性让契丹人出身的李光弼过的很不如意。
李光弼虽然也出自王忠嗣门下,但是李光弼处处受到朔方集团太子李亨系将领的排挤,并且李光弼和郭子仪之间也有些互相看着不顺眼,具体原因不得而知,可能和两个人的治军方略不同。
不过历史上发生过一件,公元759年八月,朔方军习惯郭子仪的宽纵,畏惧李光弼的严厉,左厢兵马使张用济与诸将密谋驱逐李光弼,迎回郭子仪,经劝阻方才作罢
安思顺和安禄山的关系使得安思顺也这个节度使也很不好做,安思顺为了压制手下,于是就有意拉拢李光弼,甚至想把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李光弼。
李光弼不想卷入政治斗争于是就谢绝了安思顺的好意,这样一来李光弼知道自己没法在朔方待了,于是就辞职解甲归田不干了。
哥舒翰知道了此事后就想招揽李光弼,但是李光弼拒绝了,因为哥舒翰作为外将却一直热衷于与政治斗争,李光弼对这种政治斗争极其的厌恶。
根据历史记载李光弼解甲归田就回了长安闲了一年多,一直到安史之乱才被郭子仪举荐重新启用。后来由于哥舒翰、安禄山、史思明这些番将做的事让唐朝统治者再也不信任番将。
李光弼功高震主受到唐代宗李豫猜忌李光弼为自保拥兵不朝。
史书说是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功劳盖世,但是却遭到宦官鱼朝恩、程元振的嫉妒和陷害。其实这都是李豫这个菜比“中兴之主”搞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