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灵武来使(2 / 2)
“他们又不是让你处理公务,只是担心你让我劝劝你!现在都走了!”
李倓一屁股跌坐回躺椅上说道:“我的姑奶奶!你下次能不能把话说完啊!”
杨悦眼睛笑成了一弯新月说道:“他们走了,但是灵武来人了!”
李倓眉头皱了皱说道:“灵武来人做什么?”
“我哪里知道呀!”
“走去看看!”
李倓到了前庭发现来的不止有中使,还有梁宰、李嗣业和马璘。
封常清死后安西北庭一直由留后梁宰代行节度使之职,接着就是潼关大败和李隆基出逃。朝廷一直也没有任命新的节度使,前一段任命李倓为节度使的诏书才到安西。
安西和北庭本来就和碎叶关系密切,李倓又是皇孙,还有李隆基的诏书,所以李倓接任节度使得到安西和北庭众人的拥护。
李倓虽然接了节度使之职务,但是并没有做人事调整,继续让梁宰管理安西和北庭的事务。
只过了十多天李亨借兵的使臣就到了安西和北庭,然后梁宰就带着李嗣业和马璘和李亨的使臣到了碎叶。
安西和北庭虽然是两个节度使府,但是安西和北庭一直都是一个节度使。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以安西节度使的身份兼伊西北庭节度使,北庭虽然名义上保持节度使府,但实际上唐朝在西域的统治重心在安西,形成了以安西统御北庭之势。主要原因就是兵少,用不了那么多节度使,整个安西加北庭也不过四万人。
河西、陇右的主要对手是吐蕃,河西和陇右总兵力约有十五万。朔方主要对手是北方游牧民族,朔方一地兵力就有是十万之众。李亨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力部队就是朔方军,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就是哥舒翰送掉的五万精锐大部分是陇右和河西的军队,朔方的大军北郭子仪和浑释之带往了河东,没有受到大的损失。
安西和北庭的军队当时并不在李隆基的征召之列,主要是路途太远。
历史上安西和北庭首次出征是李亨登基以后,李亨征召安西节度使梁宰前往协助平定安史之乱,梁宰想逗留观望形势变化,并且得到了李嗣业的赞同。
在当时的情况下李隆基没死也没禅位,李亨这是明显的篡位,说到底和安禄山性质差不多。梁宰和李嗣业商量逗留观望是很正常的事,只不过后来被段秀石所劝说。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精选安西精兵七千,由安西副节度使李嗣业带队,段秀石、白孝德副之,和安西一同出兵的还有北庭三千精兵,出征的将领是马璘和王惟良。
李倓不认识李亨的使者于是问道:“你是何人所任何职?”
杜渐鸿连忙说道:“回小唐王!臣杜渐鸿现任中书舍人!”
李倓微微笑了笑说道:“我阿耶身体可好!”
杜渐鸿一听心道:“李泌果然所料不错!这李倓果然是站在李隆基一边。”
杜渐鸿于是纠正道:“圣人在灵武南楼于七月十二日尊先帝为太上皇登基了!现在身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