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陈陶斜之战(一)(1 / 2)
便桥就是长安西渭水上的一座桥,当年李世民在此和突厥颉利可汗定了渭水之盟,渭水之盟也叫便桥之盟。
房琯到了便桥之时,发现安守忠已经带着河北唐军背靠渭水列阵,于是立刻萌生了退意,准备后撤立寨再想他法。
这时刘秩对房琯说道:“房相!敌人虽然以逸待劳,现在我军都是陇右河西精锐边军,并且四倍于敌人,此时不攻更待何时?”
这时一旁的李揖补充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如此大的优势就此撤退,以后再接战恐怕会影响士气啊!”
这时房琯身边的监军宦官邢延恩说道:“陛下将精锐边军交于房相是对房相的信任,房相不战而退是何道理,难道房相想学高仙芝吗?”
前两个房琯还能犹豫一下,但是听到邢延恩提到高仙芝,房琯瞬间出了一身冷汗,于是立刻说道:“传令!李光进带北军进攻叛军军阵,我随刘哲为后援。”
“得令!”
传令兵快速离开。
安守忠看关中唐军势大立刻让李归仁督前军防守关中唐军的进攻。
“呜……呜……呜……”
随着战斗号角吹响的吹响,李光进指挥自己所部的两万大军,立刻对着背水列阵的河北唐军展开进攻。
河北唐军由于背水列阵处于守方,所以军阵中的器械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而唐军辎重后勤都由陈希文押送,缺乏进攻器械的李光进十分被动,不仅在进攻途中被河北唐军消耗,而且接战后一直无法打破河北唐军的阵线。
关中唐军和河北唐军鏖战两个时辰双方各有损伤,其中关中唐军损失更大。
房琯见进攻没有效果于是立刻下令让李光进后撤。同时让李哲抽调中军前去接应李光进的北军。
安守忠看唐军后撤立刻准备指挥大军反打,但是看到关中唐军的接应军队,随即下令停止追击,于是双方鸣金收兵扎营。
当晚安守忠就把李归仁叫到了自己的营帐,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因为通过今天的战斗,安守忠发现房琯大军指挥存在着很多问题。
安守忠说道:“李将军你有没有发现对面房琯的军队是不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李归仁笑道:“大帅!我已经派人调查过了,对面大军之中除了房琯,还有一大群儒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