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你好,袁本初,在下曹操曹孟德”(2 / 2)
但是以往,曹操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沿途风景,可这一次,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沿途的那些穷苦黔首身上。
一日,路过一个遭饥荒的村落,只见村子里房屋破旧,百姓们面黄肌瘦。
曹操亲眼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叟,衣服打满补丁,躺在大路一旁,眼神空洞地望着大路上的行人。
他的身旁,几个孩子饿得有气无力,不知是冷是饿,紧紧靠着,蜷缩成了一团。
而这样类似情况的人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
曹操见状,立刻吩咐家仆停下,打开一车行囊,把干粮和一些衣物分给百姓。
家仆们面面相觑,毕竟以往出行可没干过这事儿。
但看到曹操坚定的眼神,也只好照做。
曹嵩看着儿子的举动,微微皱了皱眉,却没有出声阻止。
若是换做以前,曹嵩早就无视曹操,将其赶到马车上去了。
救得了一人,能救得了天下?
救济百姓是可以,收下当狗,不也是救?
何况你明着救...
随行士兵脸色各异。
夏侯渊更是像个仗义疏财的游侠似的,跑来跑去,帮着分发东西,嘴里还念叨着:“大伙都别着急,都有份儿,都有份儿!”
沿路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不停地向曹操等人道谢。
就这样,走走停停,多日赶路,他们终于抵达了洛阳。
在安顿好之后,曹嵩便借助关系,将举孝廉的曹操,安排进入太学学习。
汉灵帝虽然在历史上以荒唐着称,但他对太学的重视程度并不亚于前任皇帝。
他在位期间,太学的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东汉时期的顶峰,顶峰时期,太学生有上万余人。
在教育史学上,他更是里程碑式的人物,正是他的授意下,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官方授权的,招纳寒门子弟入学的学校——鸿都门学。
这天,曹操和夏侯渊来到太学。
一进太学的大门,就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子们三三两两的相聚,有的在诵读经典,有的在热烈讨论。
曹操和夏侯渊漫步在太学的庭院中,四处打量着这充满学术气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