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兵行诡道,不按常理出牌(2 / 2)

若挥军急进,将士必然疲惫。万一遇上埋伏,恐致大败。

况且,王通骑兵较多,如果在我军行军疲惫之时,王通再以骑兵冲阵,后果不堪设想。”

审配也劝道:

“王通用计杀害主公的外甥,其目的恐怕就是想要激怒主公,使主公失去理智而挥军急进。然后,他再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将主公击败。

所以,主公不仅不能挥军急进,还应该减少每天行军的路程。由之前的每天行军30里,减少至每天行军15里。

缓缓推进,步步为营。

唯有这样,才能减少被王通突袭的风险,增加我军的胜算。”

袁绍听了沮授和审配两人的劝谏,这才幡然醒悟。遂改为减慢行军速度,实行“步步为营”的策略。

想想看:

袁军的军队有将近十五万人,行军队伍的长度都超过了15里路程。如果每天只前进15里,就相当于前军已经到达了新的营地,而后军还在旧的营地。

这就叫做:步步为营。

这种做法,虽然推进速度缓慢,但是,因为有营寨为依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行军过程中被敌军突袭。

……

真定城中,王通得知首战告捷,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凯旋的黄忠、张辽、张绣等人。

见面之后,便为黄忠、张辽和张绣,每人赏红色战袍一领,并当着在场所有将士的面,亲自将红色战袍为三人系上。

三人见状,都非常感动。

而三军将士见状,则尽皆羡慕不已。

仅仅是这么一个笼络人心的小动作,便让黄忠等三人,生出誓死效忠的想法。同时,也将全军将士的士气,再次拔高了不少。

而高干的人头,则悬于高高的旗杆上,以震慑敌军。

……

回到城中之后,张辽对王通道:

“此番黄将军斩杀高干,袁绍必然恼怒。若其恼怒而挥军急进,可从骑兵急袭,再败他一场。”

王通觉得张辽说的很有道理。

遂下令所有骑兵出城扎营,随时做好进攻的准备。

不过,到了第二天,便有斥候来报:“袁绍以营盘推进,阵列严整,一天只行军十五里。”

“看来,袁绍的谋士们也不傻。”

王通笑了笑,让人叫来张辽、黄忠、张绣等人。对众人道:“真定城的防守,不需要骑兵,只需两万步兵足矣……”

一番商讨之后,真定城的主将变成了张辽,副将是黄忠。

而王通的帅旗,依旧在真定城的城楼上随风飘扬。时不时的,还有一个身穿王通衣甲的人,在典韦的护卫下在城门楼上晃悠。

王通本人,则与张绣和韦卫等人。

带着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悄悄地出城,直向土门关方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