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风云诡谲,暗潮汹涌(1 / 1)

第二日,天色未明,厚重的云层仿若一块巨大的铅板,沉甸甸地压在皇宫之上。晨光艰难地从缝隙中挤出来,洒在汉白玉台阶上,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大殿内那仿若实质的肃穆。文武百官神色凝重,早早候在朝堂,彼此交头接耳,相国遇刺一事如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成为他们口中热议却又忧心忡忡的话题。

“皇上驾到!”随着一声尖细的嗓音划破寂静,众人“唰”地跪地,整齐的动作却掩盖不住内心的忐忑。皇帝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大步跨上龙椅,“砰”地一声坐下,那声音如同重锤,砸在众人的心尖。他怒目扫视群臣,声音冰冷刺骨:“相国寿宴竟遭刺客袭击,这是公然挑衅我朝威严!成何体统!”

大殿内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成为皇帝怒火的宣泄口。皇帝顿了顿,接着下令:“此事必须彻查到底,务必揪出幕后黑手!刑部尚书,朕命你为主导,联合大理寺、京兆尹,全力调查此案,限期十日,若查不出真相,唯你是问!”

刑部尚书浑身一颤,急忙出列,“扑通”一声跪地领旨,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臣遵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这时,站在一旁的苏晟翼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愤慨与忠诚,拱手道:“陛下,此次刺杀手段残忍,刺客武功高强,背后定有强大势力支持。臣愿协助刑部,调动府中暗卫,为调查出力。”皇帝微微点头,算是应允,却没注意到苏晟翼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得意。

礼部侍郎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此事若不尽快查明真相,恐会引起民间恐慌,影响社稷安稳。”皇帝眉头紧皱,沉声道:“朕自有打算,众卿务必各司其职,不得懈怠。”

御史大夫也上前谏言:“陛下,调查之时需谨慎行事,莫要打草惊蛇,以免让幕后之人逃脱法网。”皇帝微微颔首,目光冷峻:“朕明白,你们且退下,速速展开调查。”言罢,群臣行礼退下,一场惊心动魄的调查,就此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天色还未大亮,墨泯一夜未眠,满脑子都是白诗言。回想起昨日相国府那混乱血腥的场景,白诗言惊恐的模样就像烙印一般,深深印在她的脑海,挥之不去。经历了那样的变故,白诗言一定惶恐不安。

匆忙洗漱后,墨泯来不及用早膳,便快马加鞭朝着相国府赶去。一路上,她不断催促着马匹,心中默默祈愿白诗言一切安好。

抵达相国府,只见大门半掩,往日的热闹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与寂静。墨泯跳下马,顾不上整理衣装,径直走向门口,抬手重重叩响门环。

很快,门缓缓打开,一个小厮探出脑袋,见是墨泯,眼中闪过一丝诧异,连忙行礼:“墨公子,您怎么来得这般早?”墨泯心急如焚,直接问道:“白姑娘可在府中?”小厮连忙答道:“白姑娘在的,只是昨日受了惊吓,至今还未完全缓过神来。”

墨泯心中一紧,向小厮匆匆道谢后,便快步走进府中。沿着熟悉的路径,她来到白诗言的住处。门口的丫鬟正要通报,墨泯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出声。

她轻轻推开房门,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白诗言正坐在床边,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脸色苍白如纸,整个人显得格外憔悴。听到动静,她缓缓转过头,看到是墨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却又很快被悲伤和恐惧取代。

墨泯几步上前,在她身旁坐下,轻声说道:“诗言,我来了,别怕。”白诗言嘴唇颤抖,声音带着哭腔:“墨泯,我好害怕,昨日的场景一直在我脑海里……”墨泯心疼地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安慰道:“已经没事了。”

白诗言在墨泯的怀中,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浸湿了墨泯的衣襟。她的身体微微颤抖,回想起昨日宴会上那血腥的一幕,恐惧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墨泯轻轻拍着她的后背,试图安抚她的情绪,在她耳边轻声呢喃:“一切都过去了,那些可怕的场景不会再出现,我会一直守着你。”

待白诗言的情绪稍稍平复,墨泯缓缓松开她,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说道:“诗言,我一定会找出幕后黑手,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给你,也给相国一个交代。”白诗言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对墨泯的信任,可又带着一丝担忧:“你千万要小心,我不想你因为这件事而陷入危险。”

墨泯轻轻握住她的手,那双手依旧冰凉,她用自己的温度温暖着她,说道:“放心吧,我会保护好自己。你看,昨日那么危险的情况,我不也护着你平安无事了吗?”白诗言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可那笑容中仍藏着深深的忧虑。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后,丫鬟轻轻敲门,走进来说道:“墨公子,相国请您去书房一叙。”墨泯和白诗言对视一眼,墨泯轻轻捏了捏白诗言的手,示意她安心,然后起身,跟着丫鬟前往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