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七步成诗!连吟七首!!!(2 / 2)

“第一步,《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还不等众人回味,第二步便踏了出来,右脚跟上,衣袂轻扬。

“第二步,《上元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白舟老师完全听清楚了,他站起来鼓掌:“好!四句二十八字,无一生僻字,却意境全出,兼具灵动与豪迈!”

围观群众这时候依旧没反应过来,只看到祝仁的步伐忽然加快,声音也随之激昂起来。

第三步!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沈砚之不愧是老教授,早在祝仁刚刚念完,就已经领悟了这诗里的意思,情不自禁地鼓掌:“好,好一个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诗中之景,有灵有性!

而且,这是初唐的格律!这个年轻人竟然能在同一主题下切换不同朝代的诗风!

第四步,祝仁微微转身,面向观众席,眼中似有灯火倒映。

“第四步,《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竟将市井烟火与文人雅趣熔于一炉!”沈砚之教授已经完全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为祝仁喝彩!

第五步,祝仁忽然放慢脚步,声音转为低沉婉约。

“《江省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好!好!好!”

“好一个长衫我亦何为者!”

现场众人都已经被接二连三的诗词震撼的说不出话,只有沈砚之还能跟上祝仁的思绪,只有他一人在叫好!

这等佳作只有沈砚之能在短短时间之内产生共鸣,这首诗赫然在描写笑语喧哗中的孤寂,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祝仁停下脚步,闭上眼睛,仿佛在感受上一世那个元宵夜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