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拜访省委刘裕民书记(1 / 2)
“是的阿姨,”祝仁从容应答,“晚宴上和刘书记约好,今天特意登门拜访。”
“哦,是小祝啊,”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妇女身后传来,刘裕民的爱人周姨走了出来,她和蔼地笑着,
“快进来,老刘刚还念叨你呢,说你这年轻人有意思,讲座讲得好,还会唱歌写诗。”
她热情地将祝仁几人迎进电梯,那中年妇女见状,也不好再多打探,只是又多看了祝仁两眼,便先行离开了。
电梯内,周姨笑着对祝仁说:“你刘叔叔啊,自从听了你上次在Z大的讲座,回来就赞不绝口,说你对《三国》的见解让他都大开眼界。
今天知道你要来,特意把珍藏的棋盘都摆出来了,嚷着要和你手谈几局呢。”
祝仁谦逊道:“周姨过奖了,刘书记才是学识渊博,晚辈还要多向他请教。”
很快到了刘书记家,房子是标准的老干部住房,装修简朴,但收拾得一尘不染,书房里飘出淡淡的墨香。
一进门,祝仁的目光便被客厅墙上挂着的一幅草书条幅吸引。
那条幅尺幅不大,宣纸微黄,字迹龙飞凤舞,气势磅礴,却又在狂放中透着一股沉静的韵味。
祝仁驻足画前,默默不语,林悦和望月桃香也好奇地看了过去。
周姨端着刚沏好的茶走出来,见祝仁看得出神,便笑着说:
“这是老刘年轻时一位故友所赠,他自己也宝贝得很,时常拿出来揣摩。”
祝仁凝视片刻,缓缓开口,赞赏道:“笔走龙蛇惊风雨,墨翻瀚海起波澜。
此幅草书,初看狂放不羁,细品则筋骨内含,章法跌宕起伏,却又气息贯通。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的是郑板桥的诗句,借以明志,抒发书者不随流俗,力求创新的艺术追求。
“用笔看似迅疾,实则顿挫有致,飞白处如惊鸿掠水,浓墨处似高峰坠石,可见书者胸中丘壑万千,已臻意在笔先,笔尽意在之境。
“我想,刘书记定是与这位书者神交已久,时常能从这笔墨间感受到那份不屈的傲骨与革故鼎新的精神吧?只是这落款醉墨轩主,晚辈眼拙,不知是哪位大家?”
祝仁一番话说完,客厅里安静了片刻。
“好!说得好!”刘裕民从书房走了出来,抚掌赞叹,他刚才在里面就听到了祝仁的点评,
“小祝,你这眼力,真是让我这老头子都自愧不如啊!”
他走到条幅前,神色带着几分怀念:
“这醉墨轩主并非什么名家,只是我一位早逝的挚友,当年我们一同在基层工作,他酷爱书法,常以此自娱。
你竟能从这字里行间,品出他当年的心境与追求,着实难得!”
周姨也惊讶地看着祝仁,这年轻人不仅诗词歌赋了得,连书法鉴赏都如此精通?
林悦和望月桃香更是双眼放光,祝老师(主人)也太厉害了吧!
刘裕民继续和几人打着招呼:“这位是林小姐吧?还有这位……桃香小姐?”
他显然也知道望月桃香的身份。
“刘书记好。”林悦和望月桃香齐声问好。
“刘叔叔,冒昧打扰了。”祝仁将礼盒递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