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白米饭也能拍???(2 / 2)

祝仁看着团队成员们那一张张兴奋而又期待的脸,他没有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身后的龙国地图,那上面,已经被《舌尖》摄制组的足迹,点亮了星星点点的光芒。

“第一集,我们讲【时间】,这是藏的智慧。”

“第二集,我们讲【主食】,这是生的根基。”

他转过身,声音沉稳而富有穿透力,仿佛一位胸有成竹的棋手,正在向众人展示他早已布好的惊天棋局。

“那么,第三集,我们要讲的,是【转化】。”

他在白板上,写下了【转化的灵感】五个字。

“如果说【时间】是保存,那么【转化】就是新生。”

“我们要拍的,是龙国人如何用他们的智慧,将一种最普通的食材,通过微生物的魔力,点石成金,赋予其全新的生命和风味。

我们要去拍一块普通的黄豆,是如何在盐卤和石膏的点化下,凝结成洁白滑嫩的豆腐;

而这块豆腐,又是如何在霉菌的亲吻下,蜕变成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和毛豆腐,完成它生命中最华丽的转身。”

“我们要拍四川的家庭,主妇们是如何将普通的蔬菜,封印在一个个神秘的泡菜坛子里,

让乳酸菌在其中繁衍生息,最终酝酿出那一口酸爽开胃、独一无二的‘家的味道’。”

“我们还要拍酱油、黄酒、豆豉、食醋……这些调味品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场微观世界里的史诗。

这,是转化的灵感。”

祝仁的气场,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思路,已经完全超脱了美食的范畴,进入了哲学的领域。

他没有停顿,继续写下了第四集的主题——【厨房的秘密】。

“厨房,是风味诞生最后的战场。在这里,食材将迎来它最终的命运。

所以第四集,我们要解构这个战场里的秘密。”

“我们要拍【刀工】。

去拍一位淮扬菜的大师,如何将一块嫩豆腐,切成数千根细如发丝的文思豆腐,在水中绽放如菊花。

那不是炫技,那是一位厨师对他手中工具最极致的掌控。”

“我们要拍【火候】。

去拍一家粤菜馆的后厨,一位大厨如何颠锅猛火,在短短几十秒内,炒出一盘镬气十足、青翠爽口的干炒牛河。

那火焰,是风味的催化剂。”

“我们要拍【蒸】,拍【炖】,拍【煨】……

每一种烹饪方式,都是我们祖先与火、与器皿对话后,留下的智慧结晶。

这,是厨房的秘密。”

紧接着,是第五集——【自然的馈赠】。

“拍完了人,我们就要回头,去拍我们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

我们要将镜头,从厨房移向广袤的田野、山林、江河、湖海。”

“我们要去云南的雨林,跟随采菌人,寻找那些转瞬即逝的珍饦,比如松茸和鸡枞。

我们要拍的,是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

“我们要去太湖,看渔民如何从淤泥中挖出洁白的莲藕;要去浙江的山林,看笋农如何在春雨后,挖出第一根鲜嫩的冬笋。

这,是自然的馈赠。”

第六集——【五味的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