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顾安身边的危险(一)(2 / 2)

顾安:“那第二类风险呢?”

看顾安没纠结第一类风险,气氛也不错,阿尔弗雷德松了口气。

“约书亚,随着你的阶层稳固,你的社交地位也同时巩固在了上位圈。”

顾安:又来新名词了——社交地位、上位圈。

阿尔弗雷德解释道:“在美国校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社交圈子。”

说到这个,顾安就没那么陌生了。

“就像中国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一起玩,成绩差的学生凑一块儿?”

阿尔弗雷德有些无奈。

“虽然看起来类似,但还是有区别的。”

阿尔弗雷德有些头痛。

不知道怎么说,才能让约书亚更好地理解。

美国学生在社交、阶层方面,天然要比中国学生更敏感。

这是美国学生在从小生长的环境中,自然熏陶形成的。

这其中就涉及了美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种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解释起来非常复杂。

-

阿尔弗雷德琢磨了下,还是决定从之前的谈话中切入。

“约书亚,就像我之前提到过的,不同社团之间存在阶级差异。”

“社交圈实际上也是阶级的一种体现,它不仅仅是所谓的志同道合那么简单。”

顾安都不禁有些感慨,又是“阶级”,感觉阶级无处不在是怎么回事?

阿尔弗雷德接着说:“社交圈里,核心成员的社交地位决定了圈子层次和影响力。”

“那些想提升自己社交地位的人,会努力与比自己社交地位更高的人建立联系。”

“通过将对方拉进自己的社交圈中,抬升自己的社交地位。”

顾安一针见血指出:“其实就是虚荣、好面子。”

阿尔弗雷德笑着点头,约书亚还是这么敏锐。

实际上在学校,很多学生之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交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渴望在同龄人中获得自尊和认可。

然而一旦步入社会,情况又有所不同。

能否进入更高层社交圈,成为了实现阶层跃迁的关键。

因此,许多人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挤进上层社交圈。

希望能在这样的社交场合中找到机遇。

不过,阿尔弗雷德这会儿并不打算向顾安解释这些。

他顺着顾安的话往下说:

“虚荣、好面子?没错,就是这样。”

“关键是,约书亚,你原本的社交地位就不低,之前碍于我和布鲁克的限制,那些人不敢擅自接触你。”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