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历史的真相,复活始皇帝嬴政【下一更大约下午16点】(2 / 2)
直接推翻了史记的叙事。
当时的情况是,竹简记载,秦始皇病重时,召见了李斯和冯去疾商议。
二人以巡游在外恐生事变为理由推荐了胡亥。
始皇帝嬴政也欣然同意。
2013年湖南益阳出土的【秦二世元年诏书】里面,胡亥自称“朕奉遗诏”强调了其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而且,司马迁将始皇帝的死亡时间从8月篡改为7月。
并且提前一年记载了荧惑守心的天象,就是为了强化胡亥继位的天浅色彩。
再对比一下三者的动机。
【赵正书】的作者,很可能是六国贵族的后裔。他们称始皇帝为赵政,而非嬴政。
它的内容更加偏向于反思秦朝亡国的教训,认为胡亥不听谏言才导致了亡国。
但却从未质疑胡亥继承王位的合法性。
司马迁史记他的动机是,汉朝以“伐无道诛暴秦”的思想立国,把胡亥塑造成谋朝篡位。
他的目的是为了强调汉政权的合法性。而扶苏却被赋予仁德之君的标签,暗示秦朝本来有转机。
胡海本人的暴君理论,即便是其继承皇位合法。但其残暴统治仍然是公认的。
而且赵正书显示部分决策是胡亥自主所为,并非是受赵高操控。
想到了这些,朱五六这才缓缓的说来。
“其实当年历史的真相,并非是司马迁所述。”
“胡亥正常继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其残暴以及不听谏言的性格,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也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从朱五六嘴中说出这样的话,让大家也是难以置信。
毕竟陛下才六岁。
马上过了年才7岁。
这么小一点的孩子,正是私塾念书的年纪。
字还都认不全呢。
他怎么可能得知这些?
再说了,历史都是从史官笔下才传下来。
虽然大多数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
书写者都未必知道真相,而且他们还处于那个年代。
更别说一个6岁的孩子了。
别说是他,就是满朝的文武百官也未必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知道所有的历史真相。
“陛下…难道微臣被描述成胡亥公子谋朝篡位的罪魁祸首?”
赵高大呼冤枉,哭地一把鼻涕一把泪。
“微臣没有啊,真的没有。”
不光是赵高,李斯也是大呼冤枉。
“是啊。微臣和赵高纯属是私人恩怨。但那种事儿,微臣从来没有做过。”
两个人的极力否认,看起来又不像假的。
但是真是假,谁又能清楚呢?
至少,李元霸就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