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历史也会铭(2 / 2)

青走近小涛,低声道,“这里面很多人都是他们的兄长或侄子,成家立业的没几户。”

“此外还有一些战友留下的遗孤。”

小涛听着,默默地望着这群年轻的脸庞,他们穿着不合身的衣服,却站得笔直。

王主任回到现场时,已经商量出了最终结果:给十二个大杂院的家庭各分配一名工人名额,总计十二名,确保每个家庭都有人进入轧钢厂。

只要这些年轻人能在轧钢厂找到工作,以现在的薪资水平,哪怕是最普通的学徒工资,也足够让一个三口之家温饱无忧了。

至于像贾家这种娇生惯养的子弟,吃不下窝窝头的奢靡习惯,还真是令人费解。

杨小涛推荐了五个安保岗位名额,但最终主任只分配了其中两个——仁和他的另一位老战友。

这位仅存两根手指的伤残老兵还有三个孙子和两个孙女,都是战友的遗孤。

小涛深感肩头责任重大。

确认人选名单后,他仔细记录下来,以便第二天交给保卫科。

天色已晚,他谢绝了吃饭的邀请,在众人的欢送下离开了胡同。

转身间还能见到门口站满了送别的众人。

走在回程的路上,小涛询问起其他相关的事情。

王姨叹了口气,“我们街道还有很多这样的困难户需要帮助。

虽然上级规定要特殊照顾残疾人员,但现状却是资源匮乏,东墙补西墙的局面。”

“以后会好的。”

“剩下的名额我会分给周边两个街道办,帮助那些更为贫困的家庭。”

王姨收拾了一下心情说,“这都是托你的福,没有你在工厂的努力,这一切无从谈起。”

“人手还可以更多,但先解决眼前的。”

“你说得对,多的我们帮不到,这点也已经很好了。”

两人走到王姨家门口,小涛询问了杜长和医生的关系。

“她实际上是娃娃的姐姐,这些年一直没有对象,一心等待杜长。

可是杜长心里想的是不愿误了她。”

“这情字最伤人,谁也无法理得清楚。”

两人互相交流了一些意见后告辞,王姨并未请小涛进屋作客,而是各自回家。

四合院里的生活依旧热闹非凡,王大哥为了感谢他对家里军儿的帮助,拉住了小涛一起吃饭,同院还有几个人也带了礼品来参加。

夜色中的四合院充满温馨和欢乐,直到晚上九点,大家都各自散去了,只有孩子仍在嬉笑玩耍。

513 正轨之路

四合院的一个小房间里,淮茹正倚着椅子哄睡宝宝,但她的思绪却无法平静。

白天的劳累使她疲惫不堪,今天组长离职本应是少了一层压力,然而任务反而变得更加繁重。

没人帮她的情况下,自己手头上工作也进展得很慢,最后被骂得颜面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