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弗拉基米尔自传(2 / 2)

至于为什么去乌拉尔城。乌卡战争爆发后作为有希望的皇储,他自然是要去刷战绩的,也是叶卡捷琳娜为他的皇位铺垫而做准备。

所以,弗拉基米尔不光去了乌萨斯与卡西米尔的边境还四处闲逛,结果导致自己逃去乌拉尔城了。

在他的周围,始终有人在查询着它的下落,而他平时所能接触的人,也只能是皇帝的利刃。

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之后,从小多病寡言的弗拉基米尔逐渐懂得了猜忌,还有防备。在乌拉尔城的日子里,他了解民生的疾苦。

也了解了装备的落后,所以他想开启重工业大改革时代。

弗拉基米尔一开始是想当一位荡尽奸佞,兴国大盛的明君。

如今,内外媒体也有传言,他做到了。

如今,军事先进。制度先进,改革先进。国家不迎来盛世,那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不过大炎那种让太监当官的举动,弗拉基米尔非常的不认同。弗拉基米尔认为,太监就是太监,本来就是个奴才而已,为什么要让他来带兵,然后来处理政事,再把控朝政?

所以和大炎不同,弗拉基米尔就是让太监们干奴才的活。权阉是不存在的,老老实实给马桶倒水还差不多。

弗拉基米尔认为,统治一个帝国,就像经营企业一样。像那种创业非常成功的第一任董事长就好比开国的皇帝。想干嘛干嘛,不听话的,要么炒鱿鱼,要么滚蛋,要么交违约金,大家都会服从管理。

但时间一长,继任的董事长能力不足,比如说叶卡捷琳娜。无法解决国内外问题的话,那就只能对外招聘人才(爱国者就是这样从卡兹戴尔来的)

然而,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爱国者,他们不一定听话。他们有可能会随时找人替代你的权利,或把你架空。

所以为了控制住局面,大炎这边就成立了太监。这些人听话就够了,因为太监是自己人嘛。

弗拉基米尔能够理解,太监是皇帝的朋友。是皇帝的狗,没有皇帝的话,太监就什么都不是。

隔壁大炎君王就喜欢会拍马屁,十分听话的太监。那些有能力但却有个性的文臣就不太喜欢。

弗拉基米尔很自信,自信到他认为自己不需要太监来掌权,就能对付世界上所有的人。

正常来讲,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失去了秘书的帮助,要独自面对狡诈的江湖。

但事实证明,弗拉基米尔成功的做到了。

罗曼诺夫也好,格沃尔吉安也可以。下面无论搞得多么热闹,多么冷清,弗拉基米尔他都是唯一的裁决者和审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