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价酒(2)(2 / 2)
先是仔细打量了一番盒子,整体呈长方形状,顶面是边长 4 寸的正方形,高七寸。
正面赫然写着“金樽月”三个大字,下面还刻了两行小字:皇家特供,贞观十年。
再看背面,同样有一首诗,李世民情不自禁地朗读起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没错,这正是李承乾这个现代“边角料”能够完整背诵的几首诗之一。
至于合不合适,他才没管那么多,反正用来唬人足够了,而且附加值也给得足足的。
能不能卖出去,他可不想操心,反正价格已经定好了,爱买不买!
只是写下这几句诗的时候,心里默默的对李白,王翰表示抱歉。
“好!”
李世民大喝一声好,而后又高声道:
“好诗!短短四句诗以"酒"为媒介,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感慨,与怀才不遇、自信豪迈的矛盾情感熔铸一体。
表面看似消极享乐,实则暗含对权贵的不屑与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众人也是围绕着诗句好一阵夸赞,言语中满是对其精妙之处的叹服。
然而,面对摆在眼前的酒瓶,却都没人敢轻易上手去拿。
毕竟大家心里都清楚,这酒价格不明,万一一个不小心摔了,
哪怕是按照“君莫笑”的定价来算,那损失也着实惨重,
说不定摔掉的就是自家几分之一的家产,任谁都心疼不起。
这时,唯有程咬金按捺不住,急忙问道:
“杜荷,此酒作价多少?”
杜荷简短而干脆地回答道:
“2000 亩,长安周边的良田。”
众人听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在座的可都是身处大唐金字塔顶端的人物,即便如此,也不过堪堪能买得起两瓶这样的酒。
李世民在一旁并未言语。他心里明白,太子特意让自己看这些酒,
还送了几个盒子过来,这几个盒子显然是用来装之前送给他的那两箱酒的。
他推测,这些酒应该是太子让自己用来赏赐臣下的,
前阵子崔氏花几万贯,买西域胡商的琉璃瓶,品质还没有这装酒的琉璃瓶好。
而售卖的对象估计主要是五姓七望那些豪门大族,毕竟其他人恐怕没几个能买得起如此昂贵的酒。
只是,李世民心中也有疑惑,太子指明只要粮田,不要铜钱,这到底是何用意?
要是把这些酒都卖掉,那可就能换来 2 万多亩良田啊,太子要这么多良田究竟想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