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布局美丽国(四)(1 / 2)
罗斯福团队耗时近一个月,终于将麦当劳的包装设计、食品制备工艺、标准化烹饪流程等核心专利手续全部办妥。
当那份盖着公章的专利证书刚被送到他手中时,旧金山街头那家筹备多日的麦当劳快餐店,也恰好在同一天挂出了红底黄M的招牌,正式开门营业。
人们惊讶它的开业时机,竟与专利落地如此同步,仿佛是踩着时间点精心安排。
清晨的阳光刚洒在街头,玻璃门推开的瞬间,煎肉饼的香气便顺着街道飘远,吸引着上班族驻足。
有人探头看向店内,只见点餐台后的员工动作利落,包装汉堡的手法、薯条出锅的控油时间,都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整——这正是专利文件里强调的“标准化操作”,如今竟真真切切呈现在眼前。
有老人拄着拐杖凑到店门口,看着菜单上明码标价的汉堡和汽水,忍不住和身旁的人念叨:
“前阵子还听人说这‘快速出餐’的法子在办专利,怎么今天就能吃到了?”
也有年轻夫妇带着孩子走进店里,点了一份儿童套餐。当孩子接过印着卡通图案的包装时,眼睛瞬间亮了:
“妈妈,这个盒子和报纸上画的一模一样!”
更让人惊喜的是,从点餐到取餐不过两分钟,热乎的汉堡咬下去,面包的松软度、酱料的配比都恰到好处。
有人捧着餐食站在店外,看着招牌上闪烁的“麦当劳”三个字,忽然明白这份“同步”背后的用心——专利敲定的是技术标准,而门店开业,则是把这份标准化的美味,实实在在送到了人们身边。
街头的人越来越多,排队的队伍慢慢拉长,没人再纠结“为何这么巧”,只忙着在香气里,尝一口这期待已久的味道。
随着客流量日益增多,
苗疆公主最担心的问题终究还是出现了——汉堡与薯条的品质开始变得不稳定。
这直接导致了顾客投诉的队伍越排越长。她心里很清楚,问题的根源在于原料供应:
鸡肉因供应不稳定变得柴硬,本应外脆内软的薯条也没了沙沙的口感,口感大打折扣。
公主心里清楚,
这些问题苏先生早有预判——本质上是食品工业化生产中的原料把控难题。
要解决它,
必须找到专属合作的养殖厂与种植源,确保能稳定供应特定鸡龄的鲜嫩鸡肉,以及品种统一、口感达标马铃薯。
问题的关键明确后,阿忠、阿武立刻带着小龙,马不停蹄地奔赴旧金山周边的乡野,开始了一场大范围的原料筛选与考察。
旧金山乡下的路比想象中难走,
车轮碾过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时,阿忠总忍不住盯着导航里标记的农场坐标,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潜在合作方。
第一家养鸡场藏在山坳里,
老板掀开鸡棚帘子的瞬间,阿武就皱了眉——鸡群密度太高,几只鸡的羽毛还沾着污渍,伸手摸了摸旁边笼子里的鸡胸肉,触感偏硬,离“鲜嫩”差了太远。
小龙蹲在鸡棚外记笔记,笔尖顿了顿:
“阿忠哥,这鸡龄看着快十个月了,公主要的是四到五个月的童子鸡。”
几人没多停留,只客气地留下联系方式,便赶往下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