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虚无实有,彻底磨灭(1 / 2)

依照【存在位格论】,【灵性启迪论】等超凡理论。

智慧生命存在的最高本质位格,源自原始灵性。

基于原始灵性,聚合物质能量信息三态假合,构筑物质躯体点化生命。

在物质躯体生命的基础上,基于原始灵性,演化精神意识海,形成原始本能。

在原始本能的基础上,基于生命体自身的迁流异变过程,构筑起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

反过来再有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主宰物质躯体的表层基本变动力。

这一整个生命形成过程中,原始灵性的位格无疑最高。

精神意识海的位格次之,三态假合物质躯体的位格再次之。

原始本能的位格,还要更次之。

至于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则是生命形成过程中,位格最低的存在。

修行超凡体系,升华自身生命,就是要将位格最低的名为“我”的思维意识聚合体,一步一步升维位格。

逐渐依次真正主宰原始本能,三态假合物质躯体,精神意识海,乃至于最本源的原始灵性。

通常情况下,原神灵性聚合构筑三态假合物质躯体之后。

演化精神意识海的过程中,会以物质躯体为基本锚点,锚定一处非想非非想之境。

所谓的非想非非想之境,是一种高于基于基本空间,又高于基本空间许多层面的虚无实有之间境。

这种虚实之间的本质,是基于现象,规则,概念三类宇宙要素,构筑而来的混合态存在层面,极为玄妙唯心。

生命体的精神意识海,就位于自身躯体,所锚定的虚实之间的非想非非想之境。

因此,虽然从表面上看。

生命体的物质形体,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态假合而成。

但实际上,在超凡领域中,以生命体的物质形体为界,形体内外,其实存在着极大的差别。

物质形体所锚定的非想非非想之境,就是这种差别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

大多数走上超凡之路的超凡者,在逐渐变强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差别的认识就会越来越深刻。

正常情况下,只有生命体自身的自我思维意识聚合主体。

通过自我观想或者自我冥想法门,才能相对容易的进入自身精神意识海,所处的这个虚实之间的非想非非想之境。

而在自我之外,任何他者。

如果没有修成心象图腾,阴神阳神,星体本相,神火神职等独特形态的精神意识体,或者是其他更加特殊的超凡能力。

基于原始灵性彼此之间的互斥性,很难进入对方精神意识海所在的非想非非想之境。

主修炼神法门的超凡者,通过自身掌握的超凡力量,隔空感应到的其他生命体的思维意志主体。

其实是精神意识海,投射在三态假合物质形体中的倒影。

无论是洛斯琳的窥神影眸,还是马卡洛夫的三元龙念,此前所感知窥视到的,都是孙紫莹的精神意识海倒影。

……

《灵柩阴神法》的修行,本质上就是洗炼壮大三魂七魄,使其由虚显实,蜕变为灵体类生命体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