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死亡的号角已吹响!流寇们的末日?(2 / 2)

大明末年的藩王太多,如果算上藩王的子孙们,粗略统计有160万左右。

整个大明帝国所有的人口大约是1亿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百姓。

这些百姓的担子太重了,要承担几乎大明帝国达官权贵们的奢侈生活,还要包揽辽东的所有开支。

更过分的是,那些好吃懒做的藩王们,也在不停地吸百姓的血。

想到这里,崇祯的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妙。

从藩王们下手,这是崇祯多次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

至少能让满朝的文武知道,他崇祯的决心很大。

如果崇祯从藩王们先下手,必然能震撼到那些达官显贵们。

此时必须继续搞钱,给藩王们的福利降低,这就能极大力度地省下一大笔的钱。

“皇爷,都安排好了。”王承恩急忙躬身施礼,禀告崇祯。

“好,做得好,大伴。从今天开始,你在京师...这样...这样做。”

崇祯压低了声音,透露着一丝神秘。

“是,皇爷,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答应,转身下去了。

......

陕西一战,王嘉胤大败,被曹文诏打得落花流水。

五万多人,损失接近一半,很多士兵士气低落。

王嘉胤领着士兵转战到阳城。

此时,王嘉胤郁闷不已,最近这大大小小的几仗,在与曹文诏等人的大战之中非常被动。

从他接触到曹文诏的官军以来,一直都被曹文诏吊打,几乎没有片刻的喘息之机。

“所有的兄弟,在阳城附近休息一夜,明天继续寻找机会,本王一定会带领你们走出困境。”

王嘉胤抖了抖身上的泥土,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将士们。

“是,大王。”

将士们非常高兴,一起高呼了起来。

打了这么久,将士实在是太疲惫了。

当天夜里,很多流寇都放松了警惕。

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一支精兵悄然靠近。

领头的正是孙传庭。

原来,孙传庭按照崇祯的旨意,早就埋伏在这里多时,就等着王嘉胤等人自投罗网。

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十几天之后,王嘉胤果然来到了山西阳城。

其实,从王嘉胤到达阳城的那一刻,孙传庭就已经收到了消息。

孙传庭在阳城附近安排了大量的密探,很多都是打扮成寻常百姓的样子。

这些密探知道之后,很快就给禀告了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