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穆与巴基露露的交谈(2 / 2)

这句话是对穆的决定——对“自己是否也已看清”这一点的——残酷而无奈的赞同与映照。

她是真的无比清楚:她曾忠诚地为其奋斗、甘之如饴地奉献过光阴,甚至不惜以生命守护的军队体系,如今已经腐朽不堪彻底瓦解,变成了那腐蚀透体的、不值得她再投入半寸纯粹心智的破败虚体。

她的理性是彻底理解了的,也是被说服了的,这句回应即是最佳的明证。

然而‘知道’,却与能够割舍那是完全天差地远的两回事。那根深蒂固到血液、甚至灵魂中的服从惯性以及对秩序与正义的渴望让她无法果断切割。

“知道”只是一个残酷的信息,并没有帮助她的情绪真正脱离挣扎的淤泥。

过去那个她曾以为信念纯粹,单纯而热心地选择相信所谓的“正义”,沉浸在毫不知情的混沌里只凭借盲目职责和冲动杀戳的自己,此刻如同一个巨大的,甚至带有几分病态的巨灵般从她心灵的深渊中,以扭曲又痛苦的方式用力挣扎着走出来,对着眼下的,已经看清一切黑暗也做出明智选择的她撕心裂肺地低吼。

那声音咆满了歇斯底里的执着,仿佛在控诉,在哀求:别打破我最后的美好。

即使她明明白白地意识到,如果继续被这种虚伪与腐烂所羁绊,即便拥有生还的机会,未来的道路也将是死路一条,没有任何光明可言——可那纠缠不休的内疚与不甘仍然像生就的肉瘤。

娜塔尔灵魂的最深处仍然忍不住希望,甚至是强迫自己抱有那种卑微且不切实际的幻觉:会不会哪里“弄错”了?

也许,也许只是暂时的混乱?是不是有什么深沉的、不为人知的隐情?

比如,当初在冰封的阿拉斯加被彻底边缘化,如草芥般被随意抛弃的人们,那些如同她和穆一般只是微不足道的牺牲品——那些曾经的战友,那份失去的共同体的灵魂,他们所经受的苦难背后,也许会有最终符合“军事必要性”这个崇高词的对应理由,对么?

也许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性地舍弃,只不过是不得不为之?不是没有任何的苦衷,只不过,那份隐秘与痛苦的理由,还未达到被大众知晓的时机?

那是不是还有一线,这世界并非如想象中那般残忍、堕落与无法可解的唯一理性依据?

然而那个穆能读出来的颤栗真相却如此冷酷地一次又一次打压着她脑海这般看似温暖、实则更为尖锐的假想。

没有那种可以为残暴开脱的美丽理由,也根本不会有。

否则,他跟娜塔尔,他们这些人当初的处境,就不会被那个自诩正义的庞大体系,精准地认定为可以随手拿来抛弃的那些同样无用的“牺牲品”:一个被遗弃的‘叛徒’。娜塔尔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她的逻辑思维,她的知性,都在不断地、近乎绝望地向她的内心嘶吼着这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