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回村,我要在农村,这病早好了(2 / 2)
“渭南地势凹陷,每年的雨水丰沛!
十里湾有长流水,一条大河纵布整个村子,这两处都属于土壤比较湿润的地方!”
周岁岁:“哪里的土地相对肥沃?”
覃县长:“十里湾!”
周岁岁:“那您给我派个林业局的技术工!”
“咋?
出去一趟回来,脑子里又有了新想法?”
“嗯,我想再开辟一个中药种植实验点!”
“啥中药?”
“天麻!”
“天麻?”
周岁岁把天麻的药用资料,发展前景,种植过程当中会遇见的各项难题,全都总结成了一份资料:“我在京城这些日子也没闲着,转悠了好几家中药房和一些涉足中西医结合的医院!
挑选了几样种植难度不算太高,产量高,应用广的中药!
就比如这天麻,对种植环境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是潮湿肥沃的土壤,有没有太多的虫害!
且一年的种植就能见到成效!
要是想着保守着来,就还像种植猴头菇的套路,挑选胆子大点的个体种植!
要是想拼一拼胆量,那就在十里湾规划出一片种植基地,大面积的尝试种植!”
有了猴头菇种植基地的成功,覃县长还是很相信周岁岁的眼光,不过为了保守起见,他还是决定,让林业局的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再找一些懂中药的行家,看看门路。
不过,覃县长还是相信周岁岁敏锐的眼光。
原本他们正在商量下乡考察的时间 ,覃县长办公室里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接听之后,对方不知道说了什么,只见覃县长脸上的表情 ,有了片刻的怔愣,随后双眼放光:“真的吗?
那可真是太好了!
行行行,我知道了!
县里肯定会有表示的,行行行,那就等着省里的同志们过来,好的好的!
再见!”
挂断了电话,周岁岁询问:“覃县长,你咋这么高兴?
是不是咱们县里又发生了什么大喜事?”
覃县长看着周岁岁的眼神,都瞬间带着老父亲般的慈爱:“的确是有好事,不过现在还不能跟你说!
你从京城回来,这一路上肯定也累了 ,一下车,又马不停蹄的来政府 ,这身子骨吃不吃得消啊!
我让小张送你回去休息!
下乡考察的事儿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