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汴梁一园,宋韵暖人心(2 / 2)

斯老爷子走的不快,眼睛却没闲着,一会儿看路边捏面人的师傅捏出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一会儿又指着叫卖“大宋糕点”的摊位点头:“这叫卖声,比咱那边乌镇的评弹还热闹几分。”

斯老弟本想去租辆电动观光车,斯老爷子摆摆手:“先别急着坐车,我先慢慢走一段,闻闻这园子里的味儿。”阳光穿过柳树枝条洒在他银白的头发上,他深吸一口气,“是草木香混着点心甜,跟杭州灵隐寺的香火气不同,更有人间烟火。”

孙子却被不远处的旋转木马吸引,踮着脚望得出神,老婆笑着掏出说道:“轩轩别急,咱先陪爷爷看会儿景,等会儿让你坐两圈。”

“好!”

沿着汴河往前走,两岸的宋式建筑鳞次栉比,酒旗在风里招展。斯老爷子指着河上的画舫感叹:“咱江南的船是乌篷船,摇着橹咿咿呀呀;这儿画出来的船,连帆上都绣着花纹,像把整个江南的春色都搬到船上来了。”

正说着,画舫不远处飘来悠扬的古筝声,孙子立刻停下脚步,歪着头听起来:“奶奶,这声音好好听啊!”老婆笑着道:“对啊!不过你今天可要跟紧我们啊!”

今天大家都格外的激动。如果说万岁山以表演为主,那这清明上河园的风景建筑文化气息更重一些。大家都被深深的感染着。

斯老爷子见到这些场景也是打开了话匣子,每到一处,都会与他们那边的风景做个对比。

孙子在一边,一会儿拉着我的手,一会儿跑到斯老弟旁边,一会儿慢悠悠的跟着斯老爷子的脚步。

走到虹桥附近时,正好赶上“王员外招婿”的表演。孙子挤在人群中,看得眼睛都不眨,当绣球抛出来时,他竟跳起来想去接,引得周围人哈哈大笑。斯老爷子站在后面,看着台上穿着红嫁衣的“小姐”,忽然对斯老弟说:“咱绍兴的社戏是在水边搭台,这儿是把整个戏台子搬进了生活里。哈哈...你要不要去抢一下?”

“我还是算了吧!要不给您抢一下?哈哈...”

“臭小子...”

斯老爷子体力有限,玩转了一些地方以后,斯老弟找了一处凉亭,我们一起走上去,人也不少,但是看到斯老爷子过来,一对小情侣主动的给让出了位置。

“谢谢啊!小伙子!”斯老爷子,伸手点头示意。

中午时分,斯老弟领着我们在“孙羊正店”吃饭,木窗雕着缠枝莲纹,桌上摆着青花瓷碗。孙子直接捧着汴京烤鸭啃得满嘴流油,斯老爷子则爱吃那道宋嫂鱼羹,尝了一口便点头:“这滋味跟西湖的鱼羹不同,多了点北方的实在,鲜得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