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章 出征在即(2 / 2)

因为他会认字写字,算是有学问的。

知道钱谦益来了最开心的就是他,因为算账这活儿他终于可以不干了。

他也可以跟着赵不器他们一起训练了。

“这是军中的各种明细,今日就交给大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出征在即(第2/2页)

见钱谦益点了点头,王辅臣知趣道:

“大人,军中还在训练,下官暂且告退,有什么事大人直接吩咐就是!”

“嗯,辛苦了!”

等众人走后,钱谦益打开了钱粮簿,也就扫了一眼,他险些惊讶的喊出声来。

他都以为自己看错了。

“军中现存银钱一万七千两!”

钱谦益虽没当过军中主簿,但好歹也是知道一些。

余令这三千人还没开拔去辽东,账头竟然有这么多钱了。

再往下看,钱谦益觉得自己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八月二十七日,军卒徐大树训练认真,得饷一两;九月十三日,传授经验有功,得饷银三两……”

再看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

钱谦益明白了,这单独的每一页就是一个人,上面清楚的记载着这个人多大,在军中担任何职,擅长什么……

可钱谦益不懂,为什么训练训的好还给钱。

好好训练不是应该的么?

余令这么做不是钱多的烧手,而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打仗是压抑的,可军中就该是强者的聚集地,强者为王。

余令这么做就是为了让被动成为主动。

只要竞争氛围起来了,大家就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去训练。

对军伍越熟悉,训练的越刻苦,在战场的存活就率越高。

余令不光在提高个人主动性,在各小队,大队之间余令也在用同样的法子来进行竞争。

一个人强不是强,一群人强才是真的厉害。

如今的营地里,不用余令吩咐众人都能主动训练。

跟着余令从长安到京城的这批人可以说是军心可用,但御马监这群人,余令是真的一个都不想用。

这批人心齐的很,昨日受罚跑步,也不知谁吆喝了一句不跑了,全都停下来。

他们聪明的很,知道法不责众,数百人都不跑了,他们笃定余令不可能把这些人杀完。

若不是鹿、林两位大少带着三十多号人坚持跑完,昨日的下马威余令是吃定了。

今日校场点兵余令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也是这个时候王安竟然带着御马监掌印来了。

“王公,这批人我可不可以不用啊!”

王安摇了摇头:“余大人,这是陛下的命令,你可以杀人,但不可以全杀,一定要一部分人去辽东!”

余令望着王安,伸手朝着单独站在那里的三十多号人直接道:

“除了这三十多人,剩下的都是废物,真要有乱子,这批人有什么用?”

“一炷香的跑步都坚持不住,去了辽东当逃兵都费劲,去那里干嘛?”

御马监掌印面子有些挂不住,闻言往前一步,盯着余令的眼睛道:

“这是万岁爷的命令,余大人难道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余令握着刀柄,目光没有丝毫的躲闪,淡然道:

“要不你来?”

御马监掌印笑了笑,声音冰冷道:“要抗旨咯?”

王安叹了口气,两个脾气不好的人碰到一起,他赶紧打起了圆场:

“我们走,你就按照军法来,不说全部跟着你去辽东,最起码也要挑出一百人!”

王安拉着御马监掌印离开了,萨尔浒一战暴露了军中将领青黄不接的问题,拱卫京城的诸卫也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

御马四卫人数不齐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萨尔浒一战后朝廷开始反思,各种被赋闲的官员被启用,御马监四卫也是如此,皇帝想让这群人去辽东见血。

等这些人回来后重新把四卫组织起来。

跟萨尔浒之战开战一样,这一次朝廷的人依旧认为可以一雪前耻。

望着两位离开,余令朝着林大少伸手一指,直接吩咐道:

“杀人!”

随着一颗颗人头落地,余令管的这一批人才开始重视了起来,日子也在训练中一天天的溜走。

过年了,余令和所有人一样在军中迎接万历四十八年的到来。

因为统领一军的缘故,为了避嫌,余令和秦夫人见面的机会很少,就算是见面也是简单的寒暄。

在过完正月十五后,白杆军离开京城,朝着辽阳而去。

辽阳是辽东的交通枢纽,控制辽阳,就能切断后金与蒙古、朝鲜的联系。

秦夫人去那里,应该是为了防备蒙古。

军中的日子枯燥无比。

当屋顶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屋檐开始有了滴滴答答的水滴滴落,余令知道自己离别在即了。

“老虎,我准备走了!”

王承恩重重的点了点头:“家里的事情你别担心,安心作战,京城这边诸事有我!”

余令轻轻的抱了抱小老虎。

“今年宫中的事比战场更复杂,千万要小心,千万不要站队!”

“好!”

说罢,兄弟两人一起坐在台阶上望着西边,两人都很担心长安。

“如果没有意外,孩子应该足六十日了!”

小老虎闻言赶紧道:“呸呸,你的乌鸦嘴,当然没有意外了!”

……

长安余家大院里。

包着头巾的茹慈看着摇篮里两个小肉团,亲昵地点了点他们的额头。

“你们的爹爹要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