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 什么都知道,可什么都做不了(2 / 2)

殿里的熏香味越来越浓,朱常洛觉得自己的眼皮也越来越重。

他明白熏香里有安神药,可自己现在需要的是活动气血,而不是睡觉。

久卧伤气,久坐伤筋,久站伤骨。

朱常洛在乾清宫沉沉地睡了过去,太子朱由校此刻正在余家做客。

余令是右庶子,是他今后的先生。

余令虽不在家,但作为学生来拜见是应该的!

昨日的时候这事已经做过了一次,他去了孙承宗家,也是这么一个流程,这是礼节,不能少!

太子来了,余家立马就热闹了起来。

跟在太子身后的李进忠对余家全家都出门迎接的态度很满意。

做事好坏无所谓,但得看态度。

余家的这个态度让他很满意。

等太子进了客厅,站在门口候着的李进忠更满意了。

他的袖笼里多了三张薄薄的纸,他现在不敢看,但他知道一定是铺契!

余家没钱,能给自己这些可见余家的心意。

一想到这里,他就想到了孙家。

孙家人不会办事,把那死沉死沉的银子往自己手里塞。

银子这玩意是很好,可这玩意不敢拿啊!

鼓囔囔的一大坨能有五百两么?

带着这玩意进宫,要是被那姓孙的发现了,自己这个太子大伴也活到头了。

自己终于熬到皇孙成了太子。

真的要是因为一点银子搭进去了,多亏啊!

那姓孙的和郑贵妃是一伙的。

太子若不是离不了客氏,有客氏在一直帮自己说情,自己这个老家伙早就被搞走了。

别说享福,怕是吃屎都难。

出宫的朱由校很开心,他懂权谋,但他不想把权谋用在余家。

虽然权谋可得人心,却不能知心。

从给余令鲁班锁,余令并未嫌弃那刻起……

直觉告诉朱由校,余令并未因为自己喜欢做木工而觉得自己在玩物丧志。

因为余令在殿试上摆弄了半天,在桌子上滚来滚去!

听说,惹得一众考官都不喜欢!

朱由校和茹慈聊得很开心,没有虚伪的客套话,朱由校问的都是长安的风土人情,他喜欢听这些趣闻。

李进忠竖着耳朵听着。

当笑声再次传来,李进忠也笑了。

在孙家太子就没有笑过,不但没笑过,孙承宗还让太子少做些木工。

昨日的见面,李进忠觉得压抑的很。

今日就很好,诰命夫人善谈,会说话。

搓了搓袖子里的两张纸,李进忠觉得她很会办事,是一个大气的人。

人一开心,就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等朱由校醒悟自己说的有点多的时候,已经到了晌午的饭点。

蜀道三没见过太子,也不知道宫里的规矩。

见饭点到了,她自然就把饭做好了。

客人来都来了,也恰好到饭点了,哪能不吃饭就走?

宫里如何他不知道,但在余家可没有这个规矩。

她自作主张的开始摆餐桌……

饭菜上桌,李进忠也进来了,见太子没有走的意思,李进忠知道太子是不想走了!

他叹了口气,拿起了筷子开始试菜。

刚夹起一口菜,李进忠就发现有个姑娘在瞪着自己。

蜀道三就很纳闷了,太子没落座,夫人没坐,太子的奴仆开始夹菜吃了?

性子泼辣的蜀道三压着火气道:

“你在做啥?”

“咱家这是在试菜!”

“试菜,试什么菜,炒的时候我都试过了咸淡刚好,你得相信我的厨艺!”

李进忠看着眼前的这位泼辣的娘子笑了,他心里不气,因为两个人说的,做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茹慈见蜀道三握着筷子想敲别人的头,赶紧道:

“小蜀,这是宫里的规矩,你去忙你的吧,这其中的干系我明日再给你说!”

蜀道三嘟囔着离开了,她不知道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这一顿饭朱由校吃的很开心。

茹慈就像乳母客氏对自己一样,只要是自己多夹一筷子的菜,她就不吃了,拼命的往自己碗里夹。

一个人对你好,是真的可以感受得到,朱由校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直觉。

“这个小娃是肖五的妹子,她已经开始读书识字了,都是我在教!”

“夫人,肖五是谁?”

“一个憨人,太子将来若是见了他得小心,这个人气人的手段无人能敌!”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了头,因为不熟,该说的话说完了,他现在就是在找话题。

他不想回宫,不想去给郑氏,东李,西李请安。

这些人虽然也会笑,也会因为自己到来而开心,但这些人不是因为自己而开心。

是因为“太子”这个名头而开心。

太子到了,万寿节也来了,京城百日守孝期因为这件事有了节日的喜气。

京城的人不知道,在万寿节这日,身为主角的皇帝缺席了。

八月十四日,京城还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可在宫里,身为皇帝的朱常洛突然病重。

郑贵妃以长辈的身份,指使崔文升向皇帝进“通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