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盐商徐三郎,初入姑苏城(2 / 2)
他并未动怒,也未有任何直接反击的举动,反而让寒蝉放出风声,就说徐三郎身体不适,近来不宜操劳,暂缓采买。
李麻子和赵老虎等人闻讯,皆以为这“徐三郎”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软柿子,被他们稍一施压便打了退堂鼓,不由得意洋洋,在酒楼中放言,姑苏的盐,还轮不到外乡人来染指。
然而,数日之后,姑苏城内盐市却起了波澜。一批质优价廉的精盐,突然涌入市场,打的正是“徐三郎”的旗号。这批盐,不仅质量上乘,价格竟比李麻子等人平日售卖的粗盐还要低上一成。
原来,徐锋早已通过影阁,暗中联络了另一批同样受到本地盐枭排挤的外地盐商。他以一个无法拒绝的高价,将那批外地盐商手中积压的货源尽数“截胡”,随后再以平价,甚至略亏的价格,“倾销”给姑苏城内那些饱受大盐枭压榨的中小盐商和铺子。
他对外宣称:“徐某初来乍到,不求厚利,只为广结善缘,与诸位同道交个朋友。”
此举一出,立时在姑苏盐市掀起轩然大波。那些中小盐商本就苦于大盐枭的盘剥,如今见有这等好事,纷纷转投“徐三郎”门下,一时间,“徐三郎”的宅邸门前车水马龙。
李麻子和赵老虎等人精心构筑的价格联盟,不攻自破。他们想不通,这“徐三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是亏本买卖,为何还要硬撑?难道真是钱多烧的?
他们原以为这“病秧子”是只待宰的肥羊,却不料对方不按常理出牌,一招釜底抽薪,竟让他们陷入被动。这徐三郎,看似孱弱,其行事手段,却透着一股子邪性与诡异。
“公子,李麻子他们派人递了帖子,想请您赴宴。”寒蝉将一封烫金请柬呈上。
徐锋接过,看也未看,随手扔在桌上,轻笑道:“鱼儿上钩了。不过,这宴,不去也罢。让他们再等等,火候未到。”他转头望向窗外,姑苏的雨,细密绵长,正如他布下的局,润物无声,却能渗透人心。
便在此时,另一则消息,经由寒蝉的秘密渠道,送到了徐锋案头。
“公子,北凉世子徐凤年,目前亦在江南游历。”寒蝉的声音依旧平静,“三日前,在姑苏城外太湖边,因与本地几名纨绔子弟起了口角,动手时,无意间误伤了一名少年。据查,那少年是卢家旁支子弟,名卢循,伤势倒不重,只是皮外伤,但卢家因此事,对‘北凉来人’颇有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