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辩经大会显峥嵘,四百佛藏一念(2 / 2)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这三卷,单独拿出任何一卷,都足以让无数高僧皓首穷经,如今却要一人同时阐述,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徐锋接过经卷,神色依旧平静。

指尖触及那泛黄纸张的刹那,他识海之中,【万物洞悉】轰然运转。

没有惊雷炸响,亦无华光万丈。

只一瞬间,仿佛神游太虚,那三卷经文上的每一个文字,都化作了活着的金色符文,在他脑海中排列、组合、演化。无数尘封的佛法至理,幽深的奥义,如百川归海,尽数涌来,被他瞬间洞悉、解析、通透。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望向台下众人,缓缓开口。

“《楞伽经》言: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此为破相,见山不是山。”

他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让原本有些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金刚经》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此为明性,知山非真山。”

“《华严经》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为归真,见山还是山。”

他没有长篇大论地引经据典,只是将三部经典最核心的奥义,用最简洁的语言串联起来。

从破相,到明性,再到归真。

三段看似毫无关联的冷僻经文,在他口中,竟化作了修行者从凡境、法境、直至圣境的完整路径。

“山水本无碍,碍在人心。执着于有,是为我执。执着于无,是为法执。我执、法执皆破,方见真空。”

“然,真空不空,能生万法,是为妙有。故,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道水,但观山之心,已然不同。”

话音落下。

整个广场,寂静无声。

唯有风,吹动着大雄宝殿檐角的经幡,猎猎作响。

台下,无论是中原高僧,还是西域喇嘛,此刻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他们穷尽一生所追求的佛理,竟被一个年轻人用寥寥数语,阐述得如此通透,直指本心。

那几位先前登台失败的高僧,更是面露惭色,随即又化为深深的叹服,对着台上的徐锋,双手合十,遥遥一拜。

高台之上,一直闭目养神的龙树圣僧,缓缓睁开了双眼。

他那双仿佛看透了千载岁月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满是激赏,满是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