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门庭若市3(2 / 2)
看着陆敏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张泽谦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陆敏这步棋,走得太刻意,也太急了些。
想在官场立足,光靠拉关系可不够,沉不住气,往往容易栽跟头。
张泽谦轻轻摇了摇头,将杯中残茶倒掉,目光重新落回桌上的文件,刚才的插曲仿佛只是一阵过眼云烟。
………
夕阳的金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临下班前,秘书韩军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汇报道:“省长,宣传部赵部长下午来过一趟省政府,在楼下待了会儿,没上来就走了。”
张泽谦正批阅着最后一份文件,闻言笔尖顿了顿,随即唇角勾起一抹淡笑,没多言语,只是朝韩军摆了摆手。赵
海伟这举动,说是试探也好,是姿态也罢,都在他意料之中。
接下来的几天,省政府三楼的这间办公室几乎成了汉东官场最热闹的地方。
新任的几位省委常委带着各自分管领域的规划,接踵而至地来汇报工作。
言语间透着刚履新的锐气,也藏着对这位年轻省长的探询。
几位在任多年的老常委则更显从容,泡上杯茶便能聊上许久,从民生琐事到产业布局,字里行间都是多年磨合出的默契。
就连人大、政协的几位副职也闻讯而来,捧着精心拟好的活动方案,热忱地邀请张泽谦出席各类调研、座谈。
张泽谦一律笑着婉拒:“这段时间省委班子刚调整,正是衔接的关键时候,省政府这边离不得人,实在抽不开身。”
“活动的意义我都明白,后续成果你们给我一份简报就行。”理由说得实在,谁也挑不出错处。
更热闹的是来自各市和省直厅局的负责人。
地级市的市长们带着一沓沓项目清单,说着本地的发展瓶颈。
厅局的一把手们则捧着年度重点工作台账,反复强调着部门的攻坚方向。
他们心里都揣着一本账:这次省委常委调整幅度空前,明眼人都看得出门道。
省委书记江海峰还有不到半年就到龄退休,这节骨眼上的人事变动,难免让人猜测是上面对现有格局不甚满意。
此时来省政府“拜码头”,看似是例行汇报,实则是在为后续的布局铺路——谁都清楚。
毕竟这位年仅四十四岁的省长,未来的路还长得很。
张泽谦对这一切洞若观火,却始终保持着不疾不徐的节奏。
每天听汇报、看材料,偶尔在关键处提点一句,既不显得疏离,也不过分热络。
他清楚,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汉东这艘大船,正处在换挡转向的关键期,他这个掌舵人之一,必须稳稳把住方向。
傍晚时分,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办公室终于安静下来。
张泽谦揉了揉眉心,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这场热闹的背后,是人心浮动,也是机遇暗藏。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