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红旗漫卷(2 / 2)
华北的小鬼子也开始执行堡垒政策,这让红方感觉很是棘手,因为红方确实不擅长攻坚。
小鬼子极限收缩,将冀省的兵力全都收缩到京汉线沿路,在每一个火车站都建立坚固工事群,哪怕红方有直瞄火炮,面对密密麻麻的工事群也一样只能望洋兴叹。
至于铁路沿线,小鬼子是能守则守,不能守就不守,铁路能修则修,修不了就算了,火车走不了就用汽车,汽车走不了就用骡马,骡马都走不了就靠空投,有空投都守不住就放弃,等到红方走了,小鬼子再来重新建造工事堡垒。
这种赖皮战术确实挺有效的,但是也让小鬼子占领区的统治彻底崩坏,除了占据的大城市,小鬼子的统治出不了城。
这种状况让小鬼子的经济急剧恶化,华北地区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经济包袱,死死的拖住小鬼子的后腿,但是小鬼子不愿意轻易放弃,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拖住红方,不然放开了手脚的红方,怕是很快就会席卷东北。
小鬼子的应对不能说不对,但是小鬼子似乎有意忘记了,他们是侵略者,是客场作战,而红方是反侵略,是主场,所以红方可以无限制的扩充军事力量,直到彻底压垮小鬼子。
而限制红方扩军的难题有两个,一个是经济,主要就是粮食;另一个是武器弹药,也就是工业生产能力。
而现在这两个问题都已经基本解决了,铃木商社和北极熊提供的化工厂已经能大量生产化肥。
民用机械厂的疯狂生长,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基础,而红方手里大量的黄金储备,以及战时对粮食的迫切需求,还有农村合作社政策的推进,让农业机械化得以迅速成长。
至于化工生产的原材料,张霄提供的资源分布地图,为红方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而在军工生产方面,红方的进展更快,毕竟先有铃木商社和格兰公司疯狂走私生产设备,后有北极熊大量提供核心生产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红方的基础武器装备并不缺乏。
再加上从小鬼子手里缴获和走私,从蓝方部队购买,红方扩军速度只取决于训练速度和基层干部数量。
纵观整个冀鲁豫地区,红方已经实现了一般意义上的解放,小鬼子占据的地理面积,只有总面积的两成不到。
这种情况小鬼子还没急,国府先急了,因为一旦红方在广大的农村实行土地合作社改革,蓝方的统治基础就彻底崩塌了。
毕竟现在华夏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九成还多,失去了农村,国府就失去了一切。
而面对这种情况,国府根本没法在政治层面与红方竞争,难道他们能搞土地国有化,能收回地主手里的土地,用劳动力作为股份搞合作社?
如果他们真有魄力这么干,他们就得换个颜色,抛弃地主阶级,扛起红旗来才行!
于是,国府开始从舆论上攻击红方,指责红方越过国府推行违宪的地方政策,是要分裂国家,国府绝不能容忍。
然后下令晋绥军和西北军,要求他们立刻出兵,夺取广大农村的控制权,拨乱反正,清扫红方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