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玉帝张兴东之诗词歌赋(2 / 2)
西王母穿着绣满蟠桃的锦袍,看着杜甫给李白斟酒的模样,眉头微微蹙起。她身旁的上元夫人轻声道:"玉帝此举,怕是不合规矩......"
话音未落,陶渊明已拿起竹筷敲着酒壶唱起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歌声不似仙乐那般缥缈,却带着泥土的芬芳,听得池里的莲花都绽开了瓣。
张兴东跟着哼唱,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凡间,秋收后和村民围着篝火唱歌的场景。那时唱的调子没有名字,歌词都是"谷子多,囤满仓",却比任何仙乐都让人安心。他对西王母笑道:"娘娘你听,这歌声里有丰收的喜悦,比贺寿的颂歌更真诚。"
正说着,李白突然站起身,醉眼朦胧地指着天边的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把酒杯往天上一抛,月宫里的嫦娥竟真的踏着云彩飞来,接过酒杯与他共饮,引得众仙惊呼。
"放肆!"卷帘大将刚要上前,却被张兴东拦住。玉帝望着李白与嫦娥共舞的身影,提笔写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墨迹化作银辉落在两人身上,竟让嫦娥暂时挣脱了广寒宫的束缚。
李清照看着这一幕,提笔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虽是借苏轼的词句,却写得格外认真。张兴东见了,在后面添了句"仙凡本无隔,情义自相通",写完便将诗稿扔进瑶池。纸卷落水处,突然长出座鹊桥,桥上走着对对仙凡情侣,都是被天条拆散的痴男怨女。
"陛下这是要改天条?"西王母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惊讶。
"不是改,是补。"张兴东望着鹊桥上相拥的人们,"天条若容不下真情,算什么公道?就像诗里少了真心,不过是堆砌辞藻的垃圾。"他示意李绅上前,"你给娘娘讲讲,为何'粒粒皆辛苦'比'仙露琼浆'更动人。"
李绅躬身道:"因为前者藏着苍生的汗水,后者不过是虚无的享乐。"他的话音刚落,瑶池里突然长出片稻田,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正是凡间最普通的粳稻。
西王母看着谷穗上的露珠,忽然笑了:"看来是我老了,忘了自己当年也是从凡间修行上来的。"她摘下头上的金簪,在稻田旁划出条小溪,溪水潺潺流过,竟唱着凡间的《插秧谣》。
三、诗能通神
蟠桃宴后,张兴东没让诗人们的魂魄归位,而是请他们在天庭多留些时日。他带着杜甫去看南天门的守将,听他们讲镇守边疆的辛苦;带着李白去天河泛舟,看渔民撒网捕鱼的景象;带着陶渊明去瑶池的稻田,学插秧除草的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