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玉帝张兴东之文武双全(1 / 1)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文武双全

九重天的凌霄宝殿上,鎏金梁柱在霞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二十八宿的星纹在金砖地面流转,却压不住殿中凝滞的空气。太白金星捧着奏报的双手微微发颤,那泛黄的桑皮纸上,"北溟玄龟异动,欲掀三万里黑海覆人间"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每一笔都浸着刺骨的寒意。

"众卿可有良策?"玉皇大帝张兴东的声音在殿梁间回荡,平和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他身着十二章纹的玄色龙袍,头戴垂珠冕旒,明明端坐于九龙宝座之上,目光扫过之处,却让文臣武将都觉肩头沉甸甸的。

千里眼手搭凉棚,额角渗出细汗:"那玄龟背覆不周山余脉,每翻一次身,黑海便涌起万丈狂涛,东海水君的水晶宫已被震得七零八落。"顺风耳紧接着补充:"它还在嘶喊,说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它被压在海底三万六千年,如今要让三界都尝尝被倾覆的滋味。"

众仙窃窃私语间,托塔李天王上前一步,塔身的七宝玲珑灯晃出细碎的光:"陛下,臣愿率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定叫那玄龟伏法。"

"不可。"张兴东轻轻摇头,冕旒上的珍珠随之轻颤,"玄龟身负上古浊气,硬拼只会让黑海之水倒灌人间,祸及亿万生灵。"他指尖在御座扶手上轻轻敲击,那雕花的龙纹仿佛活了过来,"当年朕在人间修行时,曾遇过类似的精怪,蛮力难敌,需以智取。"

这话让众仙想起陛下的过往。谁都知道这位玉皇大帝并非生来就居九天之上,他本是凡间书生张兴东,凭一身文韬武略修成正果。年轻时在华山苦读,见山民被猛虎所害,便通宵画出陷阱图谱,又亲率猎户设伏;后来任地方官吏,遇黄河泛滥,他既写得治水策论呈给朝廷,又挽起裤腿与百姓一同筑堤,左手握笔能安邦,右手提剑可定国,这才一步步登上凌霄宝殿。

正思忖间,张兴东已起身,龙袍下摆扫过金砖,发出细碎的声响:"太白金星,取朕的文房四宝。"

很快,案几上铺开了三丈长的宣纸,那纸是用扶桑神木的皮浆混合天河之水制成,笔是鲲鹏羽管所制,墨是九幽玄铁研磨,朱砂则取自凤凰的尾羽。张兴东提起笔,手腕轻转间,墨迹在纸上晕开,竟不是画符,而是勾勒出北溟的地形图。

"玄龟虽凶,却有一处软肋。"他笔尖点在黑海中央的一座孤岛,"此处是上古神鳌的遗骨所化,玄龟每百年会来此晒背,因神鳌与它同属水族,它在岛上时戾气最弱。"众仙凑近细看,只见图上不仅标注着孤岛方位,还密密麻麻写着潮汐规律、星辰轨迹,甚至有玄龟每次翻身的时辰记录。

"这是..."文昌帝君忍不住惊叹,"陛下竟将玄龟的习性摸得如此透彻?"

张兴东放下笔,微微一笑:"上月南极仙翁送来北溟水镜,朕每日观之,已记满了三十本札记。"他转向李天王,"烦请天王率部于初七寅时布阵,那时玄龟必在孤岛晒背,你们只需将捆仙索化作渔网,拦在它返回深海的路上。"又对太上老君道,"还请老君炼一炉'安澜丹',此丹不需伤它性命,只需让它沉睡千年,待浊气消散再唤醒不迟。"

部署完毕,众仙正要退下,张兴东却叫住了哪吒:"三太子,你随朕来。"

御花园的琼楼里,张兴东取下墙上的青锋剑,那剑是他当年在凡间斩妖时所用,剑身还留着狐狸精的爪痕。"玄龟背上的礁石坚硬无比,寻常兵器难伤分毫,"他手腕轻抖,剑身在月光下划出一道银弧,"朕教你一套'点星剑法',专刺精怪的气门。"

哪吒瞪大了眼睛,只见陛下剑尖在石桌上轻点,看似随意的几下,却暗合北斗七星的方位。"第一式'天枢'要快,如流星赶月;第二式'天璇'需转,似流水绕石..."张兴东边说边演示,剑风卷起地上的花瓣,那些粉色的琼花竟随着剑势在空中排成了星图。

哪吒天资聪颖,学了三遍便已入门。张兴东收剑回鞘,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身法灵活,届时绕到玄龟身后,用这剑法刺它左肋第三块鳞片下的气门,切记,要等它张口呼气时再动手。"

初七寅时,北溟海面果然如张兴东所料,玄龟正趴在孤岛上晒太阳,背甲上的礁石反射着晨光,像一座移动的小山。李天王的天兵天将隐在云层后,手中的捆仙索泛着金光,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悬在半空,丹香随着海风飘向远方。

"就是现在!"随着张兴东的声音在云端响起,哪吒脚踏风火轮,如一道红光冲向玄龟。那巨兽察觉到异动,猛地翻身,万丈巨浪瞬间掀起,却见哪吒灵巧地避开浪头,手中火尖枪化作青锋剑,照着"点星剑法"的招式,精准刺向它左肋。

"嗷——"玄龟吃痛,张开巨口想要喷水,却见太上老君将安澜丹掷入它口中。丹药入口即化,玄龟顿时眼皮发沉,庞大的身躯缓缓下沉。李天王趁机指挥天兵收紧捆仙索,那绳索如活物般缠绕而上,将玄龟稳稳缚住。

当朝阳跃出海面时,黑海已恢复平静。众仙望着被送往东海深处沉睡的玄龟,再看向云端从容而立的张兴东,无不心服口服。

回到凌霄宝殿,王母娘娘命仙娥端来琼浆:"陛下,此次若非你既知玄龟习性,又通克敌之术,三界不知要遭多少劫难。"

张兴东接过酒杯,目光落在殿外的云海:"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降妖若读书,需知其理。文武之道,本就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啊。"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祥云汇聚的声响,原来是人间的百姓感念黑海平定,自发设坛祭拜,那虔诚的香火化作五彩祥云,缭绕在南天门上空。张兴东望着那片祥云,想起自己在凡间时,曾在灯下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字句,如今高居九天,这份初心,从未改变。

此后,每当三界有难,众仙总会先想起玉皇大帝张兴东案头那些写满批注的札记,和他剑鞘上那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刻字。而九重天的霞光里,也总飘荡着淡淡的墨香与剑穗轻摇的声响,那是属于这位文武双全的玉皇大帝,独有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