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天怒剑(1 / 1)

玉皇大帝张兴东之天怒剑

南天门的云海翻涌着紫金霞光时,张兴东正站在凌霄宝殿的丹陛之上,指尖摩挲着案头那柄沉睡了三千年的古剑。剑鞘上镶嵌的七十二颗定海珠忽明忽暗,像是在吞吐着三界的怨气,这便是他尚未启用的法器——天怒剑。

"陛下,东海龙宫递上急报。"太白金星的拂尘扫过阶前玉砖,带起细碎的金光,"敖广言,北海玄冰狱昨夜崩裂,囚于底层的蜃龙逃脱了。"

张兴东的指尖停在剑鞘末端的饕餮纹上。三千年了,自他接替姜子牙入主天庭以来,三界虽偶有波澜,却从未出过这般大事。玄冰狱是大禹治水时以定海神针的边角料铸成,专锁上古凶兽,蜃龙更是其中最诡谲的存在——它能吞噬人的记忆,再编织出无懈可击的幻境。

"宣李靖。"张兴东的声音透过殿宇间的盘龙柱,在二十八星宿的青铜神像间回荡。案头的天怒剑突然发出一声轻鸣,剑鞘上的流云纹竟浮现出淡淡的血色。

一、蜃影迷踪

李靖的宝塔在凌霄殿的金砖上投下细长的阴影,塔尖凝结的云雾里还沾着花果山的桃香。"陛下,蜃龙逃狱时卷走了玄冰狱的镇狱之宝'忘川砂',此物能消融神魂,若是落入妖魔之手..."

"不是妖魔。"张兴东打断他的话,指尖已握住天怒剑的剑柄。剑身在鞘中微微震颤,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其中嘶吼。三百年前他巡视地府时见过忘川砂,那是幽冥河畔凝结的怨念所化,寻常精怪触之即溃,唯有蜃龙能将其炼化——因为它本就是上古时期,被黄帝封印的蚩尤残魂所化。

"臣领旨追捕。"李靖单膝跪地时,宝塔突然发出一声脆响,塔檐的风铃竟齐齐转向北方。

张兴东望着殿外流转的星轨,北斗第七星摇光突然黯淡下去。他想起三千年前进位时,太上老君曾说过的话:"天怒剑不出则已,出则必见血光,而首当其冲者,往往是执剑人最亲近之物。"那时他以为是戏言,如今却看见案头的琉璃盏映出自己鬓角新生的白发。

三日后,西王母的瑶池传来异动。看守蟠桃林的仙官在迷雾中失踪,只留下半截染血的衣袖。张兴东赶到时,看见林中空地上浮现出巨大的蜃气,气团里竟映出昆仑山的雪顶——那是他尚未成仙时,在元始天尊座下修行的地方。

"陛下小心!"太白金星的拂尘化作万道金光,却在触到蜃气的瞬间消散,"这是记忆幻境,蜃龙在吞噬仙官的神魂时,读取了他们的记忆!"

张兴东的指尖再次抚上天怒剑。剑鞘上的定海珠突然齐齐亮起,在蜃气中照出无数扭曲的人影——那是被吞噬的仙神残魂,正在幻境中重复着生前最执念的事。他看见赤脚大仙在幻境里不停追逐一颗滚动的金丹,那是他当年飞升时遗落在凡间的法器;看见嫦娥抱着玉兔在月桂树下哭泣,幻境里的后羿正弯弓射向虚假的太阳。

"蜃龙想动摇三界根基。"张兴东突然明白,这畜生不仅要逃,还要用幻境搅乱天庭的心智。他握住天怒剑的手微微用力,剑鞘上的饕餮纹仿佛活了过来,张开嘴发出无声的咆哮。

二、剑鸣惊尘

北海的冰原上,李靖的宝塔正与蜃气对峙。塔身射出的佛光在雾中被扭曲成怪诞的形状,那些被吞噬的仙魂在雾里若隐若现,发出凄厉的哭喊。

"将军,这雾气能引动心魔!"副将的声音带着颤抖,他的铠甲上已凝结出一层白霜,"方才属下看见先母在雾里招手..."

李靖咬紧牙关,催动法力让宝塔悬于半空。他知道蜃龙在等他们自乱阵脚,可那些幻境太过真实——他看见陈塘关被洪水淹没,看见哪吒自刎时溅在城墙上的血。这些记忆像针一样扎进他的识海,让他握着宝塔的手开始发抖。

就在此时,天际传来一声惊雷。张兴东踏着祥云而至,天怒剑已出鞘半寸,露出的剑刃映出万里冰原的景象,却没有一丝寒光,反而像是凝固的血海。

"孽障,三千年了还不知悔改。"张兴东的声音让冰原上的风雪都停了一瞬。蜃气突然剧烈翻涌,化作一张巨大的脸,那脸上竟长着蚩尤的铜额和牛首。

"张兴东,你以为换了身龙袍就不是凡人了?"蜃龙的声音像是无数人在同时嘶吼,"当年你在昆仑山偷练禁术,害师尊损了百年修为,这事你敢忘吗?"

张兴东的瞳孔猛地收缩。那段记忆他早已封存,没想到会被蜃龙挖出来。三千年前景德殿的火光在他眼前闪过,元始天尊为了护住走火入魔的他,被禁术反噬得仙体开裂。这件事成了他心中永远的刺,即使坐上了玉皇大帝的位置,午夜梦回仍会惊出一身冷汗。

"陛下!"太白金星察觉到张兴东的气息紊乱,急忙提醒,"这是蜃龙的奸计!"

张兴东深吸一口气,握住天怒剑的手不再动摇。剑刃突然自行完全出鞘,发出震耳欲聋的龙吟。那些被蜃气困住的仙魂在剑鸣中痛苦地挣扎,却也有几道灵光从雾中挣脱,向着剑刃飞来——那是心志坚定者的神魂,被天怒剑的正气所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