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翻译官赵曼的“2021时差拥抱”(2 / 2)
“陈宇,”她的声音突然坚定起来,“你等我。”
她挂断电话,没有返回会议厅,而是拿出随身的速记本——那本黑色皮革封面的本子,原本用来记录安理会决议关键词,此刻却被她翻开空白页。她用钢笔飞快地写下:
1. 查日内瓦→北京最近航班(17:30起飞,经停莫斯科)
2. 机场买白巧克力蛋糕(陈宇不爱甜)
3. 速记本内页写五种语言“生日快乐”
4. 到家前学完一段中文情话(原时间线总用外语搪塞)
助理追过来时,看到赵曼正用手机疯狂订票,速记本上的中文笔迹潦草却清晰:“惊喜流程:1. 按门铃 2. 递蛋糕 3. 说‘我回来了’”。
“赵曼女士,下一场会议……”
“我申请紧急事假。”赵曼将速记本塞进包里,抓起风衣,“中东局势需要翻译,但我先生的生日,只需要我这个人。”
她跑出会议中心,日内瓦的春雨打湿了她的头发,却让她异常清醒。在机场免税店,她用六种语言和店员沟通,买到了最小号的白巧克力蛋糕,又在书店找到一本《中文情话大全》,在飞机上疯狂背诵。邻座的俄罗斯商人看着这个穿着职业套装、嘴里念念有词的中国女人,眼里满是困惑。
【2021年·北京家中】
凌晨四点的北京还在沉睡,赵曼拖着行李箱站在家门口,风衣上还沾着莫斯科转机时的雪粒。她深吸一口气,按下门铃。
脚步声由远及近,陈宇睡眼惺忪地打开门,看到风尘仆仆的赵曼时,愣住了,手里的保温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陈宇,生日快乐。”赵曼举起怀里的蛋糕盒,脸上带着时差带来的疲惫,却笑得比日内瓦的春水更暖。她翻开速记本,内页用五种语言写着“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