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血瞳女惊现江湖(2 / 2)
阿石默默捡起地上的山鸡,用布擦了擦上面的泥。他知道兰婆婆为什么激动——当年若不是乔峰在雁门关外挡下辽军,这雁门关下的百姓,早成了马蹄下的肉泥。可镇上酒肆里那些行商说的,又不像假的——那个叫乔峰的丐帮帮主,原是契丹萧姓贵族,最后在雁门关外自尽了,用自己的血换了宋辽十年不战。
“明天跟我去趟镇子。”兰婆婆忽然往灶膛里塞了把干草,火光猛地蹿起来,“你王大叔捎信来,说进了批好药材,我去换点当归,给你炖鸡汤。”
阿石点了点头,目光落在窝棚角落的那堆破烂上。那里堆着他三年来捡的东西:断成半截的铁枪,刻着“宋”字的头盔,还有块绣着半边狼头的黑布——兰婆婆说,那是丐帮的令牌残片。
后半夜的雨停了。阿石躺在铺着干草的土炕上,听着兰婆婆的鼾声,悄悄摸出怀里的箭簇。月光从油布的破洞漏下来,照在箭簇的血槽上,那些细密的纹路里,仿佛还凝着暗红的血。
他忽然想起去年在关下的深沟里,捡到的那块玉佩。玉是暖玉,雕着只展翅的鹰,鹰爪下刻着个模糊的“辽”字。他把玉佩藏在松树下的石缝里,没告诉兰婆婆——他总觉得,那东西不该属于这里。
天刚蒙蒙亮,兰婆婆就拽着阿石往镇子走。山路被雨水泡得泥泞,老人的裹脚布湿了又干,在裤脚凝成硬邦邦的盐霜。阿石想替她背包袱,被她一巴掌打开:“我老婆子还没到走不动路的地步。”
镇子在雁门关南十里处,是个只有两条街的小去处。唯一的酒肆挂着块“迎客楼”的破木牌,掌柜的王大叔是兰婆婆的远房亲戚,也是镇上少数知道阿石来历的人。
“兰婶子可算来了!”王大叔正蹲在门口劈柴,看见他们就扔了斧头,“昨儿刚进的当归,还有些长白山的野参,给阿石补补身子正好。”
兰婆婆跟着王大叔进了后屋,留下阿石在柜台前等着。酒肆里没什么客人,只有个穿青布长衫的书生,正对着碗阳春面发呆。那书生看起来三十多岁,面容清癯,颔下留着三缕短须,手指修长,握着筷子的姿势却不像读书人,倒像握着柄剑。
阿石的目光落在书生腰间的玉佩上。那玉是羊脂白,雕着朵莲花,花瓣上的纹路细腻得像真的。他忽然想起自己藏在石缝里的那块鹰纹玉佩,质地竟有几分相似。
“小兄弟看着面生。”书生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带着点江南口音,“是住在关下?”
阿石没应声,只是往门口退了退。兰婆婆说过,镇上的生人多,尤其是那些背着刀剑的,少搭理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