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为了布这个局(1 / 2)

《人民日报》上赫然刊登着央视记者余淑仪对小岗村的专题报道。

文章几乎通篇都是溢美之词,不仅详细介绍了“顾氏企业的经营模式”,还重点报道了“小岗村开发区的产业布局”。

更让秦父心惊的是,文章末尾直接点名批评了四围山开发区,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当地政府纵容仿冒品的行为。

秦父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这种涉及地方政府负面新闻的报道,通常不会出现在《人民日报》这样的权威媒体上。

既然刊登了,就说明高层已经将此事定性,要作为典型案件处理。

“该死!”他低声咒骂,喉结上下滚动。

原本精心设计的计划,在这篇文章面前瞬间土崩瓦解。

更让他愤怒的是《江南日报》上白荣贵署名的评论文章。

白荣贵的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开放和民营经济发展。

文章以万达广场为例,详细阐述了政府应该如何扶持企业发展,甚至还提出了保护企业品牌、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建议。

整篇文章与《人民日报》的报道遥相呼应,形成完美的配合。

秦父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关键是报纸的时间。

秦父的手指重重戳在报纸的日期上,指腹因为用力而泛白。

两份报纸都是今天的日期,这个巧合让他感到一阵眩晕。

“同一天......”他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办公室里空调的温度明明很舒适,他的后背却已经被冷汗浸湿。

这太可怕了。

上面看到这些报道会怎么想?

秦父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仿佛已经看到领导们赞许的目光落在白荣贵身上。

两份报道高度契合,这分明是在向所有人宣告:白荣贵的思想和国家战略考量完全一致!

“举报白荣贵参考人民日报后发表?”这个借口连他自己都说服不了。

两份报纸同一天刊发,这背后需要多么精密的协调?

人民日报可不是什么小报,即便是他这个常务副省长想要在上面发表文章,也得提前一个月走流程。

秦父颓然坐回椅子上,真皮座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小看了白荣贵。

这不是临时起意的背叛,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秀。

“政绩......”他咀嚼着这个词,嘴角泛起苦涩的弧度。

政绩不仅仅是指GDP增长,政治智慧同样重要,在某些时候甚至更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能够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政治智慧。

白荣贵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告:看,我才是真正理解改革开放的那个人!

秦父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却感觉不到疼痛。

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一条直达常委会的青云之路已经为白荣贵铺就。

而今天会议上那场看似冲动的争执,现在想来根本就是白荣贵精心设计的表演。

如果白荣贵没有当众反驳他,那才叫奇怪。

到时候不仅这篇文章会失去意义,恐怕连白荣贵自己都要被纪委请去“喝茶”。

“啪!”秦父猛地合上报纸,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