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集:月下秘语(1 / 1)
月影迷踪
山坳里的风带着秋末的凉意,卷着枯黄的草叶掠过沈砚之的靴底。他屈指弹向腰间的青铜罗盘,指针在月光下发出细碎的嗡鸣,沿着三人周围的青石划出淡金色的弧线。结界外层的光晕像融化的蜂蜜,将远处林子里的狼嚎与虫鸣都滤成了模糊的回声。
“结界能挡半个时辰,”沈砚之按住罗盘中心的太极纹,指尖的薄茧蹭过冰凉的金属,“半个时辰内,任何活物都进不来。”他转头看向蹲在石台边的两姐妹,凌霜正用素白的绢帕擦拭着石台上的尘土,动作里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
石台上的还魂草被装在青玉盏里,叶片边缘的金边在月光下微微颤动,像困在玉中的流火。凌雪盯着草叶背面那些诡异的纹路,忽然想起昨夜在破庙里,沈砚之展开的影阁卷宗——那些用朱砂画的阵法线条,竟与草叶纹路分毫不差。
“真的要放血吗?”她蜷了蜷手指,指尖还留着昨夜暖泉里凝结冰花的凉意。寒脉自从被还魂草的阳气惊动后,连指尖都时常泛着青白色,此刻被月光一照,更像覆了层薄霜。
凌霜将青玉盏往她面前推了推,从腰间解下银匕:“卷宗上说双生血能引动草中灵力,总不能让沈砚之来试。”她忽然笑了笑,眼尾的疤痕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再说了,小时候你偷摘野山楂摔破膝盖,流的血可比这多十倍。”
“那时候你还抢我的伤药呢。”凌雪接过银匕,冰凉的触感让她指尖一颤。刀刃划过掌心的瞬间,并没有预想中的剧痛,只有一丝尖锐的麻,像被寒川剑法的剑气扫过。血珠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在掌心聚成小小的红珠,映着月光泛着诡异的光泽。
沈砚之忽然按住她的手腕:“滴三滴就够了,寒脉本就虚耗,不能多放血。”他的指尖带着常年握剑的温度,隔着衣袖也能感受到那份沉稳的力道。凌雪抬头时,正撞见他眼底的担忧,像山涧深处不易察觉的暗流。
三滴血珠坠入青玉盏的刹那,还魂草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叶片上的金边像活过来的蛇,顺着叶脉迅速游走,整株草在呼吸间涨大了一倍,原本暗绿的叶片变得透亮,仿佛里面盛着融化的阳光。
“这是……”凌霜下意识地伸手去碰,手腕却被沈砚之猛地攥住。他的力道大得惊人,指节泛白,目光死死盯着石台边缘的地面。
“别碰!阵法启动了!”他的声音里带着罕见的急促,另一只手已按在腰间的剑柄上。凌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月光穿过还魂草的叶片,在身后的石壁上投下了奇异的影子——不再是杂乱的草叶轮廓,而是一幅线条清晰的图案。
石壁上的草影正在缓慢地变形,金线般的纹路顺着石缝游走,渐渐勾勒出山谷的轮廓。一条蜿蜒的红线从山坳位置出发,穿过几处标记着骷髅的险地,最终停在一个闪烁着微光的圆点上。圆点旁边刻着三个古字,被月光照得格外清晰:药王谷。
“是地图。”凌雪的呼吸屏住了,掌心的伤口不知何时已经止血,只留下一道淡红的印记。她往前走了两步,指尖几乎要触到石壁上的影子,“这是祭坛的位置,我认得旁边的断魂崖轮廓。”
沈砚之松开按剑的手,眉头却锁得更紧:“不对,你看地图旁边。”
月光忽然被云层遮去一角,石壁上的影子随之晃动。待月光重新洒落时,众人看清了地图旁的异象——两个相拥的人影被金线缠绕着,左边的人影周身萦绕着细密的冰纹,指尖滴落的水珠都凝结成了冰;右边的人影则裹在流动的暖光里,掌心腾起的雾气中浮着几片绿叶。
“这是……”凌霜的指尖突然开始发烫,腕间的旧伤像被火炭灼着,“这是我和雪儿的内力特征。”她忽然想起药王谷灭门名单上的批注,谷主夫人的双生子,正是一寒一暖的体质。
凌雪的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那里的金线格外明亮,像用熔金浇铸而成。她忽然想起还魂草叶上浮现的那句谶语——“双生血,寒暖济,破阵时,骨肉离”,之前以为是指血脉相残,此刻看着石壁上的影子,心头突然涌上一阵明悟。
“原来‘骨肉离’不是指分离,是说要分开运功。”她转身时带起一阵凉风,鬓角的碎发被风吹得贴在脸颊,“寒脉在外守阵,暖功在内驱蛊,就像这影子里的两个人,看似相拥,实则各司其职。”
沈砚之从怀中掏出火折子,吹亮后凑近石壁。火光中,地图上的红线开始微微发亮,那些标记着骷髅的位置渗出暗红色的水渍,像刚凝固的血。“祭坛周围布着七处杀阵,”他指着最靠近祭坛的一处骷髅,“这里是‘锁魂雾’,吸入者会看见心魔幻象,需寒脉的冰气才能驱散。”
凌霜忽然轻笑一声,伸手将凌雪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看来当年师父让我们分学寒川剑法和融雪功,不是偏心,是早就料到有这一天。”她的指尖带着融雪功特有的暖意,触到凌雪微凉的耳廓时,两人都微微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