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8章 玉衡证道·陷阱1(2 / 2)

另外一种是在丛林中挖坑,在上面用树枝和枯叶伪装。如果有动物不慎踏入,就会踩破枯叶落入坑中。这种倒是简单,可是在丛林中挖坑太消耗体力,坑挖浅了还不行,动物会自己跳出来。

随着部落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物资的积累,还有充足的食物为族人带来更强壮的体魄,这让大规模铺设陷阱已经成为可能。

而且总不能整天吃鱼吧,总得弄点别的肉改善口味。

于是胡定华的木工组筹备物料,第二天汪磊带队进丛林传授陷阱技巧,打灰是他的工作,陷阱是他的爱好。杨令仪配合汪磊的工作,她是生物学家,了解各种动物的习性。团队中缺名顶尖猎人,原来有的,后来没了。

陷阱不是随便下,而是要布置在野兽的必经之路上,主要分为三种:喝水处、觅食处和兽径。

喝水觅食自不必说,原始森林到处都是毒虫和藤蔓,人类避之不及,野兽同样如此。野兽在丛林中也有自己的安全通道,它们经常穿梭压垮附近的植被形成兽径。实际上部落族人在丛林中行动也是沿着兽径行动,少华部落穿越丛林前往盐山的安全通道就是依托原本的兽径。这个年代丛林深处基本等于异世界,族人绝对不会主动探索。

汪磊书记组沿着兽径开始铺设陷阱,数量最多的是绳套陷阱。原理是将麻绳系成活结套环固定在兽径中,一头绑死在旁边的树干上。

套环直径一拳,离地大概四指高。太高绊不到蹄子,太大活结来不及收缩动物已经离开。

这个东西就是吊脚套,又叫狩猎结,属于编织技术中的打结技巧。和双套结(工程承重)、渔夫结(捕鱼结网)、抓结(攀登)、营结(滑轮组伸缩用)、拖柴结(拖曳大件用)、绞刑结(挂路灯用)等十五中常用结一起打包价3个资源点,最后还附赠一个装饰用的中国结。

如果猎物不慎将蹄子踏进绳套,活结就会在拉扯力的作用下收紧,猎物被缠住腿无法离开,只能在原地可怜的咩咩叫。

这就是基本的绳套陷阱了,主要用于捕捉兔子、獾、黄麂之类的小型猎物。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很难抓到猎物。因为这和守株待兔差不多,丛林这么大,绳套这么小,猎物恰好踩进去的概率比双色球还低,所以还要有进一步的布置。

根据猎物的体型和习性,在绳套前后设置合适的障碍。

比如堆上几块石头,黄麂在兽径中遇到石头障碍,就会轻灵跳过去,落点正好是绳套的位置

比如野兔在开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