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5章 玉衡证道·三昧(2 / 2)
“火炼土得陶,火炼金得铁,这些都是物质的正常变化,没有非凡力量参与其中。”
“但以火炼火是绝然不同的过程。”
根据化性理论定律一,物质的化性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如不施加外力,物质的灵力表达无法维持稳定。一般情况下,不加控制的灵力会逸散,如同被昊庚喷出来的二昧身火。
即使施加外力约束灵力的逸散,譬如被拘陶约束的二昧身火,其灵力本身的化性也不会被抑制,只是在被约束的条件下,灵力的变化发生在其本身,它会发生玄法上的升格,化作另一种更为精纯的灵力。
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传统门派“灵力压缩说”的玄法解释,传统门派认为,只要用一定的手段将灵力束缚在一定的范围,同时不断向其中补充同样的灵力,那么这种灵力最终会压缩成一种更精纯的力量。
只是无论化性理论一还是灵力压缩说,对于此时的昊庚来说都太过深奥。为了便于他的理解,老陆现场自创了一个“富集说”。
“一个地方的火元灵力如果越来越多,就会变成另一种更高级的灵力,这就是量变引起质变,比如赤星草。”
陆先师还举例子,赤星草吸收地下的火元灵力,在叶片上积累。因为越聚越多,最后变化成向天空和太阳逸散的地阳火,也就是其叶片上星星点点的亮光。
“火肺龟喜欢吃赤星草,就是为了那一点地阳火。如果它富集到足够的天火,那么就会脱胎换骨成另一副模样。”
陆先师这么说的时候,火肺龟也在一旁听,大乌龟前后移动摇晃身体,似乎代表着认同。
一番解释猛如虎,昊庚听得似懂非懂,不过“多就是好”倒是听懂了。于是他和大乌龟一起发功,向拘陶罐子喷火。
三昧真火在第五天炼化完成,拘陶罐中原本满满当当的二昧身火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小朵靛青色的火焰。
虽然已经经过脱胎换骨的变化,但它毕竟源自昊庚本身,无论血肉还是神念的亲和性依旧相当高,这就是“身火”的意义。
再次以吐纳法将这一小朵灵火纳入体内周天,三昧真火的制取这才算大功告成。这当然是一个笨办法,以后昊庚以这一缕三昧真火炼出聚灵丹后,就可以结丹在丹田中高效完成这一过程。
不过在没有丹田的如今,以火炼火的笨办法恰恰是唯一选择。
有了三昧真火这一关键工具,许多后续技术得以实现,比如火元丹,含有相当浓度的火元灵力,对提升昊庚的真元强度大有好处。
火元丹只有一味药就是赤星草,其实直接服用赤星草也能达到一点效果,只是食补这个方法效率很低,赤星草本身含有大量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