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在董事长乌林达这里,林深面子十足!(2 / 2)
其实林深对于临时抱佛脚很无感,更不想自己跟这个词有什么过多过深的牵扯。
本来只想搞个节目完成任务的,可既然你们这么上嘴脸,甚至还用临时抱佛脚来侮辱自己,那就别怪我认真了!
实际上,《梦想的声音》这档节目在地球上井喷式发展的音乐综艺市场中,算是另辟蹊径的一朵奇葩。
很少有一档音综不PK,无竞技,纯分享,以公益、互动以及圆梦为目的,勇敢地进行另一种颠覆探索,突破。
节目用“圆梦”这种看似温和的招数,来突破竞技常态的节目制作范式。
节目中追梦歌手在舞台上的能量球中开嗓,由现场观众决定能量球开启。
能量球开启后,选手亮相,导师可以推荐选手。
选手每获得一位导师的推荐,一组机械臂就会合并。
一旦获得三位导师的推荐,由三组机械臂拼接而成的桥梁合并,选手便会获得与导师讨教的机会。
选手获得讨教资格后,可以从五组导师中选择一组进行讨教。
选手自选歌曲演绎,被讨教的导师从“惊曲榜”中选择一首歌进行限时改编演绎 。
由音乐助理团合议,决定选手是否讨教成功。
讨教成功的选手,能够获得参与万人圆梦演唱会的机会;选手也可以选择继续讨教另一位导师,如果在后续挑战中失利,也会失去参与万人圆梦演唱会的机会。
这档节目能在当时《好声音》,《歌手》,《蒙面歌王》的围剿下存活下来,并收到不少观众喜欢的主要原因便是,在硬件上“转椅”升级为机械臂“钢铁桥”,内置上以“公平选择”升级迭代为强化公平交流“对等切磋”。
而节目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规定导师限时改编不擅长的歌曲。
“跨界”“限时”“改编”,这些关键词使导师的表演增加了极大难度。
一开始,林深本想着是制作《蒙面歌王》的,但一是时间仓促,二是看了一下自己联系的嘉宾。
这些人蒙上面,好像也不管什么事。
小样儿,你穿上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所以最后决定做一个阉割版的《梦想的声音》,混混任务,但现在一看,那是不行了。
摊牌了,不装了。
梦想,起航!
虽然只有一天的改进时间,但我们计划一下啦!
无非就是缺钱,缺人,缺设备!
技术人员其实不是问题,
设备其实也不是问题,
这些东西,就算环宇这边不齐全,央视那边总归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