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巧借东风扬帆起,雪儿慧心绣乾坤!(2 / 2)

窗外的景致,从北方的辽阔平原,逐渐变成了江南的秀美水乡。

抵达苏州站时,一股湿润温婉的空气,扑面而来。

吴侬软语,小桥流水,与北京城的方正大气,截然不同。

他们没有入住国营的大饭店,而是在李麻子提前托关系找好的,观前街附近一个闹中取静的小院里安顿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四人分头行动。

叶凡和柳如雪像一对普通的游客,游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

他们去了拙政园,感受园林艺术的巧夺天工;他们去了虎丘,凭吊历史的沧桑;他们乘着乌篷船,在古运河上悠悠穿行。

柳如雪的手里始终拿着一个速写本。

她画下了雨打芭蕉的诗意,画下了石板桥上的青苔,画下了绣娘飞针走线时的专注神情。

她的灵感,如同泉涌,那些原本在图纸上还略显生硬的线条,此刻都仿佛被注入了江南的魂,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秦武则尽职尽责地充当着保镖和司机的角色。

他开着一辆从本地租来的吉普车,虽然对这黏糊糊的天气和绕来绕去的巷子颇有微词,但叶凡的命令,他还是执行得一丝不苟。

闲暇时,他就坐在院子里,一边擦着他那把从不离身的军用匕首,一边笨拙地学着柳如雪画的样子,在纸上画着横平竖直的“火柴人”,引得众人发笑。

而李麻子则像一条鱼,彻底游进了苏州这片深水里。

他没去那些冠冕堂皇的大绸缎庄,而是专往那些犄角旮旯的小巷子里钻。

他用几包从北京带来的“大前门”香烟,和一口半生不熟的京片子,跟那些摇着蒲扇的老头,晒着太阳的老太太们搭讪。

没过两天,他果然摸出了不少门道。

“叶哥,情况跟咱们想的差不多。”晚上,李麻子向叶凡汇报着情况,“苏州最大的几家丝绸厂,像第一丝厂、第二丝厂,都是国营的。他们的货,大部分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而京城高家,就是他们最大的北方客户之一。我们想从他们手里拿顶级的料子,恐怕很难。”

“至于那些私人作坊,大大小小有几十家。手艺好的,基本也都被大厂和外贸公司签了长单,咱们想插一脚,不容易。而且我打听了,高家的人前段时间确实来过苏州,跟好几家作坊的头头都吃过饭,估计是提前打过招呼了。”

秦武在一旁听得直皱眉:“他娘的,这高家的手,伸得也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