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朱标的疑惑,四弟的皇位从哪里得来的?(2 / 2)

在南京定居的匠师,祖籍是东南沿海的人不在少数。

听说能参军打倭寇报仇,还能立功当将官,大家一窝蜂地涌入广场,积极报名。

别看工部在职的匠户人数不多,但战事平定下来后,百废待兴时期,朝廷减税免税,百姓们生儿育女的意愿很高,因此家家户户都生了不少孩子,按照规定,其中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他们的工役,剩下的全要靠自己的手艺谋出路,一户人家就有好几人报名。

“等到我家儿孙杀了倭寇,建功立业,我就请族里让他族谱单开一页!”

“要是我家儿郎运气不好回不来,我就让老大家这一脉,永远供着他二叔三叔他们的牌位!”

刚刚稳定下来赶走了异族压迫的大明百姓,哪里容得下倭寇来他们的家园作乱。

在这样的“攀比”环境下,五百个名额,很快就满了。

“大家注意一下,人员超出了,咱们不按先后顺序选兵员,按照谁行谁上的能力来选,免得到时候给倭寇送人头,你们同不同意?”

朱棣一声吼,众人齐声高呼。

“同意!”

“同意咱们就接着写名字,本王在这里,谢过大家的支持!”

朱棣信誓旦旦地保证。

“你们放心吧,只要跟着本王上战场立了功,本王一定为你们争取到最好的优待!”

实在不行,有伤的残的,他就自掏腰包补偿一下,多搞一些铺面,让那些伤兵残兵终身不必为吃饭发愁。

少年一腔赤诚,最能打动人心。

因为燕王这段时间在工部的表现,没有人怀疑他是在说大话。

大家依旧排着队,继续报名。

朱标看着花名册上逐渐增加的名字,暗暗在心里发誓。

“迟早要带神机营立下大功,让父皇扩充到千人营!”

想到这里,他急忙叫来王景弘,让他去宫里报个信。

就说五百人齐集了,明日就能开始训练。

暗戳戳地催一催父皇,赶紧拨银子,催崔师傅造火器,去河北运精钢,造大船!

……

华盖殿。

朱元璋给刘基出完难题后,喝了一盏茶,吃了半盆桑葚,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始接手朱标今日批阅完的一部分奏疏。

这时,云奇提醒了一句。

“陛下,该午膳了。”

“时间过得可真快啊,咱一本奏疏还没看呢,半天就过去了?”

坐在远处的朱标,听到父皇的感慨声,他揉了揉酸痛的手腕,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