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快刀,斩麻(2 / 2)
徐铎倒是听出了一些眉目,但这事不便于在人前议论,便硬生生地转移了话题。
“我见薛尚书你胸有成竹,好像知道陛下找你来是做什么了?”
薛祥还没回答,便听到朱元璋重重地假咳一声。
“两位爱卿别在私底下说悄悄话,往前凑凑,咱也听听你们在讨论什么?”
不等薛祥和徐铎回话,朱元璋把他要找的卷宗,往桌上一摞,拍着厚厚的卷宗。
“咱今日叫薛爱卿和徐爱卿过来,是想让你给徐爱卿汇报一下,工部新增的这些火器船舰,要花费多少两银子,为了避免你们疑心虚报,咱还特意把以前造火器和船舰的用度,还有户部去年上报的各地收入与支出明细情况找出来了,咱商量商量,挑最省钱的方式来把这件事办成它。”
至于温州那边卖田地的事,涉及得太复杂。
不是朱元璋不信任徐铎的能力,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而是事有轻重缓急。
春播早过去了,温州那边等到秋收以前,想明白下一季种什么,怎么种,地怎么卖出去,让土地银钱倒流回国库中,还能增加地方赋税收入就行。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在似定的时间里,全力让船舰下海,炮统上船!
薛祥和徐铎,见陛下连往年的卷宗都亲自查找出来了,便知道,这是在通知他们,不是来跟他们商量的。
陛下的态度很明确。
省钱,省时,省力。
如果想三省的过程中但有困难,那就由他们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陛下,臣认为此事繁复又细致,光靠我和薛尚书,无法在短时间里达成,不知工部需要铸造的船舰与火器材料,能否外泄?”
“这个有些部分确实要保密,徐爱卿你是想找几个户部的主事来算账是吧?”
徐铎点了点头。
朱元璋也没有强人所难,只提出了一点要求。
知情的官员越少越好。
干活的能力越强越好。
“那么保密的那部分材料臣与薛尚书亲自核算,剩下的便交由夏主事来,陛下认为如何?”
“夏主事?就是上次那个发现篡改数额做假账的夏主事?”
徐铎忙不迭地应声称是,心里替小夏感到高兴。
能让陛下记住的人,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行,就他了,叫他进宫。”
朱元璋让徐铎和薛祥搬着椅子,围着一张新桌子,开始脸面脸地核算。
这样沟通起来更加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