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5章 下船(2 / 2)

谢玉拱手:”王兄这真是客套话了,只是有点不情之请,想叨扰王兄不置可否。”

王国宝:“当然好,正一路无事,和兄弟说说话,走咱们边走边说。”

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胖子王国宝因为长相问题,还有这身形至小没少遭到批判,旁人都用有色眼镜看他,那怕是府中的一些下人碍于身份,也是一样。”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身份适宜,虽瘦点,但面容也差不多的同窗,自然想好好亲近一番。

和王国宝一聊,谢玉知道这黄州书院果和他们黄州商人有关系。

最早是二十年前,有黄州商人在襄阳郡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就合资建立一家方便黄周州人聚集的黄州会馆,后注意到子弟增多,就干脆建了一家黄州私塾,这黄州书院正是在这黄州私塾规模上扩大而建的。

只十年前才打算放开对外招生规模时,或是要避襄阳本地书院势力,就主动迁到与汉江隔江对望的樊城府。

也因如此,区区十年间,在黄州籍商人的不断赞助下,这黄州书院名头,已经在荆州附近传开了。

从王国宝言辞之间,他们王家也该是为黄州书院的建立和成长添过砖加过瓦。

说到这里,王国宝突然问谢玉是黄州书院几等生?

见谢玉不明白的表情,王国宝又向谢玉做出解释,在黄州书院读书的新生一般分为三等:

一等生,一年束修六两金,甲院读书,享一日三荤素餐,独立院舍,可带几名服侍的下去。

二等生,乙院读书,一年束修四两金,享一日三餐素食,单人宿舍。

三等生,丙院读书,一年束修二两金享一日两餐素食,四人舍。

谢玉暗骂吴家人一声,倒也不太怨,只是利用信息差,坑自己一下罢了。

真有六两金的束修,人家送自己人到襄阳书院岂不是更好。

无论小胖子王国宝说的黄州书院再好,也难和老牌的襄阳书院比较的。

见谢玉神色,王国宝也是宽慰说:“无事,不过三等生,只要谢兄弟认真读书,在月考中取得好成绩,黄州书院自会替谢兄弟升院的。”

那一旁小厮确嘟囔一句,“再升也不过乙院,可不敢和少爷的特等院比的。”